終宋

怪誕的表哥

歷史軍事

這是壹間牢房,關了三個人。
壹縷微光從高墻上的小小氣窗透進來,昏暗中,能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八十二章 國號

終宋 by 怪誕的表哥

2023-12-24 21:57

  “王上若如今稱帝,與當年李元昊建西夏的情況最為相似。”
  五月三十日,長安秦王府,主持議事的韓祈安正找了個例子、為眾人說明當前時局。
  “李元昊的祖上是北魏鮮卑後裔,出自黨項八部中的鮮卑拓跋部。貞觀初年被唐太宗賜為‘李’姓。”
  “黃巢之亂後,黨項李氏平亂有功,占據夏州,號‘定難軍’。歷經五代更替,仕唐、仕後唐、後晉、後周……趙宋取代後周之際,黨項李氏已在西北割據世襲六十余年。”
  堂上壹部分人其實都非常了解西夏立國之事,不時也補充上幾句。
  簡單而言,宋繼承了後周,黨項李氏壹開始也是宋的諸侯。直到李元昊的祖父開始,開始了叛宋自立的道路,時戰、時降,最後形成了“依遼附宋”的戰略。
  “宋明道元年,遼重熙元年,李德明病逝。宋、遼分別遣使封賞李元昊,宋封其為西平王,遼則封其為西夏王。”
  “李元昊對宋、遼的封賞並不感興趣。他在招待使節時不以臣禮事之,對詔書遙立不跪拜,且故意讓宴廳後傳出鍛造兵器的鏗鏘之聲……”
  “相比而言,王上雖更年輕,卻更沈得住氣。”
  “李元昊並非沈不住氣,以此試探宋廷的反應罷了。”
  “我亦非不懂,以此在稱頌王上罷了。”
  奚季虎說了壹句俏皮話,堂上眾人都笑了起來。
  李瑕聽他們說到了李元昊稱帝的情節了,放下手中別的事務,參與到議事中。
  “奚公哪是在誇我,是提醒我莫忘了試探宋廷的反應。先接著說李元昊吧,我先學學這位前輩是如何做的。”
  眾人皆笑,氣氛頗好。
  奚季虎遂補充道:“李元昊還當著使節的面,與左右人言‘我父王糊塗,有如此大國,猶臣服於人耶’,幾乎是明著宣告異心,而宋使不敢詰問。”
  “話雖如此,其父李德明其實已做好了稱帝的準備,萬事俱備,突然去世。”
  “李元昊有三代積累,方敢稱帝立國。”
  “是啊。”韓承緒開口嘆道:“我最擔心的便是王上起勢至今猶不到十年,積蓄遠不及李元昊。”
  如今最期望李瑕稱帝的人,本應該是韓承緒、楊果。他們年紀最大,追隨李瑕最久,能等的時間不多了,且封賞功臣時能得到的利益最大。
  然而,韓承緒與楊果反而在此事上表現得極為慎重。他們考慮的不是利益,而是如何做才是對李瑕最好。
  韓祈安則更果斷些,道:“王上雖比不了李元昊三代積累,今日之趙禥卻也比不了當時之宋仁宗。”
  韓承緒對趙禥不以為意,道:“宋廷真正做主的人是賈似道。但議和之後,賈似道並未派使節來安撫王上,此事出乎我的意料。”
  楊果道:“表明賈似道已做好了開戰準備,並不害怕王上稱帝。”
  “看來,宋廷聯盟了蒙元,底氣很足啊。”
  “底氣?狐假虎威罷了。”
  “說氣話無用,西夏建國靠的是依宋、附遼,而非讓宋遼聯合滅西夏。”
  李瑕道:“宋廷並非沒有派使節前來。”
  “王上說的是曹喜?曹喜名義上雖為使節,但壹個並不懂政事的皇後派出的宦官,並不能代表宋廷。”
  “我知道。”李瑕道:“我說的不是曹喜。”
  “鄧剡?鄧剡只是逃犯。”
  “能讓壹個逃犯逃到長安,可見賈似道心底裏還是想要有說客來勸我。表面上他與呂文德準備好了開戰,其實心底就是怯了。”
  楊果撚著稀疏的胡子想了想,道:“但宋、元的虛實,試探得還不夠。”
  “沒打上壹場,再試探也猜不準。”李瑕道:“那就不必瞻前顧後了……”
  這場議事,眾人借著李元昊談論著如何試探宋廷,越談論越猶豫之際,李瑕壹句話直接改變了議事的節奏。
  “議個國號吧。”
  ……
  時近傍晚,高明月在後院花廳招待過幾個官員家眷。
  依她的性子,承擔國母的責任其實是不習慣的。每日既要聽人奉承,也要聽人抱怨,嘰嘰喳喳的,自然也感到疲倦。
  好不容易那些婦人們告退了,她獨自坐在那兒發著呆,享受難得的清靜。
  待壹回頭,見李瑕正站在廊上,高明月不由驚喜起來。
  她不自覺笑著,提著裙子快步到李瑕面前。
  “妳回來了怎也不說聲,在看什麽?”
  “在看妳,很漂亮。”李瑕拉過高明月的手,問道:“累嗎?”
  “有壹點,尤其是這種關頭,這些官眷們的心思最是復雜……嗯,看到妳就不累了。”
  “為什麽?”
  “因為我的夫君長得好看啊,雖說是看久了,但這也是很重要的。”高明月莞爾道,“今日柳娘便和我說呢,每次劉金鎖犯渾,她就是看他長得太醜了,才更容易惱火呢……”
  她與李瑕成親多年了,但私下相處時還是帶著少女的青澀感,嘰嘰喳喳地說些無聊的小事。這也讓李瑕不必總關註著國家大事,心情輕松下來。
  “對了,今日怎這麽早回來?還以為妳要議事到很晚呢。”
  李瑕道:“本來他們在議該不該稱帝,分析稱帝後的各種情況。我沒讓他們說完,直接決定下來了。”
  “決定了?”
  “最終都得決定的。”李瑕低下頭看著高明月的眼睛,道:“妳要當皇後了。”
  他從前院回來的路上想到這句話,自以為頗為浪漫。
  沒幾個男人能對妻子這麽說。
  高明月卻沒因這種極難得的許諾而高興,反而是擔憂地問道:“這三年,從郡王到親王再到稱帝,是否太快了?”
  “世上的事,不能都等到我們都準備好了再去做。”
  “那……”
  高明月想了想,松開李瑕的手,在他面前站定,收斂起臉上的笑意。
  因為心情頗好,好壹會她才把笑容斂好,然後十分端莊嫻淑地行了個萬福禮。
  “陛下。”
  “免禮。”
  高明月才直起身,卻又忍不住笑了出來,問道:“我的陛下習慣嗎?”
  “不習慣。”
  兩人繼續拉著手往前走,李瑕道:“帝王的威風我還擺不來,要的是個做事名正言順。”
  “我也不習慣母儀天下,做得不好妳可得包容我哦。”高明月難得撒嬌道。
  “妳壹直做得都很好,我兩世努力修來的福,有妳這樣賢惠的妻子。”
  “才兩世,哼。”
  李瑕笑了笑,知道自己不是在開玩笑,說的是正經的。
  “想個國號吧?”
  “嗯?諸公沒有想好嗎?”
  “倒是想了很多,只是意見不壹。”李瑕道:“起名之前,我總覺得名字不過是小事。但真討論起來,卻又十分糾結。”
  高明月深以為然,現如今李瑕的孩子越來越多,每次到了起名之時,她都十分發愁。
  她拉著李瑕在庭院裏的秋千上坐下,聽李瑕細說。
  “奚公他們說,國號以我的封爵以及如今統治的地域而言,應以‘秦’為國號。”
  “很有道理啊。”高明月道:“那有何不妥呢?”
  “韓老他們則認為,以大唐李氏之名,復興大唐,更能得天下人心,面對趙宋、蒙元時也更能占據法理,因此該以‘唐’為國號。”
  “這也好有道理。”
  秋千開始搖搖擺擺,高明月的意見也開始搖搖擺擺。
  她雙足並著,沒有落地,裙擺隨著秋千微微飄動,母儀天下的準皇後挑選國號時還是壹副少女姿態。
  “李公他們則說,縱觀歷代,重復過往朝代國號的,往往是短命王朝或割據政權。該起個新的國號才對。”李瑕道:“我是不信這種玄學的,無非是因為往往越小的政權越需要借前朝的勢,故而難以成就大事。”
  高明月長長地“嗯”了壹聲,卻是認真思考起這個問題來,問道:“夫君不在意這種玄學,所以是更傾向於用‘唐’嗎?”
  李瑕與眾人議論了半個下午,已有些懶得想。
  他本就沒有太在意這些,只不過得給眾人討論、糾結的時間,才能讓他們覺得嚴肅、正式。
  “妳有好聽的國號嗎?”
  “我只想到壹個,國號為‘中’的話,是否不妥?”
  “中?中國?”李瑕楞了楞。
  “哦,我不是因為私心。”高明月忽然又想到什麽,連忙停下秋千,道:“我是想到上次妳說比‘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主’更正統,這才……”
  “我知道。”
  因為高明月的先祖曾經篡了大理段氏的國,建立了“大中國”。
  她壹時脫口而出,卻是忘了這事,此時不願李瑕誤會,連忙擺手。
  “婦人還是不要幹政的好,夫君還是與諸公商議為好。”
  “我覺得不錯的。”
  “不錯嗎?會不有會點奇怪?”
  李瑕安撫了高明月,想了想,道:“封建王朝用這樣的國號……是有些怪。”
  壹時躊躇難定,他起身道:“這幾個國號都不錯,但於諸公而言,此事重大不可輕斷,需等他們吵夠了、吵累了,我再定奪。走吧,吃飯吧。”
  夫妻二人於是走過小徑。
  若只看他們手牽手的背影,與尋常人家也沒有太大的區別,絲毫看不出是即將當皇帝、皇後的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