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00章 壹口飯鍋三地事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尺帶珠丹壹路總走神,心不在焉的樣子,現在也犯困,但還是回應。
  “原本只知吐蕃高處燒水不及下面的水熱,飯煮不熟,多為炒。
  到大唐後學到,乃氣壓高低緣故,高壓鍋無視氣壓,煲湯蒸飯最好。
  百姓……百姓日子好過,皆賴大唐陛下恩德。”
  說著尺帶珠丹低頭,他難過,倒不是想家,他是覺得以後那裏怎麽辦,不清楚。
  吐蕃百姓有高壓鍋,其實就是部族有權利的人,普通人還不行。
  除非已經變成了大唐的部族,壹家有壹口高壓鍋。
  算借,不準賣,壞了隨時給換。
  “是贊普給於吐蕃百姓和平與幸福,定然青史留名。”
  李易理解尺帶珠丹的心情,人家在吐蕃是皇帝,結果硬生生變成了真正的女婿。
  吐蕃那邊的兵正在趕來,有少年,準備接受培訓。
  以此穩固尺帶珠丹在吐蕃的地位,誰不服就帶隊伍回去打,大唐幫忙。
  “多謝!”尺帶珠丹向李易抱拳,他感謝李易教他知識,同時不軟禁他,他願意回去隨便。
  然!越這般他越郁悶,蜀國的劉禪不能放過去,回去後保證會再次聚集隊伍抗衡。
  自己回去,敢打大唐?
  大唐只要派五千騎,壹人壹把自動步槍,就把自己的吐蕃給突突幹凈。
  別看總說造壹支槍貴,子彈不便宜,那李易壹生氣,會在乎那點錢?
  除非把李易抓回去,讓他提供技術,偏偏李易不是技術人員,他自己能滅人國的。
  不壹會兒,高壓鍋嗚嗚響了,拿下來,等壹等,排氣,簡單版的高壓鍋紅燒羊肉做好。
  永穆公主和小蘭美美地吃著,味道已經不重要。
  另壹邊剛剛說起的吐蕃地方,黃河源頭旁邊的位置,加入大唐籍貫的百姓也拿高壓鍋做飯。
  他們把青稞、肉、菜和調料,加上水放在高壓鍋裏壹起蒸。
  蒸熟後倒在盆裏,再燒壹鍋湯,這就是手抓飯,若是覺得口味不夠符合自己的,再放點酥油。
  不想吃青稞,把珍貴的大米拿來做飯,十斤青稞換壹斤粳米。
  要麽放羊制作出酥油,用酥油或乳酪換也行。
  沒有戰爭,不用擔心冬天凍死人和牲畜。
  放牧的話每隔壹段距離,就是晚上的時候保證能進到城裏,狼群幹瞪眼。
  黃河壹開河,大量的船只過來,把冬天攢下的東西擺出來賣,不換,賣完錢,看什麽想要的再買。
  價錢公道,比以前打仗時候交換便宜多了。
  當初十只羊換不到壹口小鐵鍋,現在只需要兩只羊,冬天把羊養好了,產奶制作奶酪和酥油,十只羊的就可以換小鐵鍋,不用付出羊。
  孩子在學堂讀書,居然賺錢,別人家的孩子壹個月下來賺五十錢,自己家的賺十錢,嗯……
  入了大唐籍貫的人滿意眼下的生活,包括夜生活,用肥皂洗澡,再刷刷牙,嘿嘿……
  ……
  “電報傳過來,陛下泰山封禪,估計會大赦天下,咱們抓的人……”
  頂著蘇祿突騎施與白衣大食的地方,王君葵同樣吃手抓飯,周圍壹堆調料,自己看著放。
  有陳醋、醬油、辣椒油、腐乳、臭豆腐、孜然……
  臭豆腐單獨用壹個有蓋子的小罐裝著,妳願意吃,別影響旁人。
  好在這是正宗李家莊子出品的臭豆腐,保證不會吃出問題,除非夏天開著蓋放很長時間,那樣腐乳也壞掉。
  “大赦天下赦大唐人,死囚之下的,加上犯官的家眷,去年在洛陽赦壹次了,這回赦不了多少。”
  張孝嵩知曉情況,大赦不是全赦,俘虜又不是大唐人。
  “電報上說,李家莊子制造出幾百支可以連續發射子彈的自動步槍,會給我們送來壹部分,要求我們把彈頭、彈殼拿回去。”
  張忠亮說起高興的事情,又有好武器了。
  他們在前線,總有欣喜,大後方的技術不斷提高,然後送東西來。
  張孝嵩又壹次開口:“銅貴,大唐銅少,用來發行兌換券,其實只要找到銅礦,咱們采了礦石運回去,子彈頭和子彈殼扔了李易都不會在乎。”
  “現在誰還在乎李家莊子究竟有沒有發行貨幣的抵押品?有李家莊子在,百姓就認可兌換券。”
  郭知運出身太原郭氏,武將世家,看問題跟張孝嵩有時角度不同。
  他曾祖父郭欽,隋瓜州大黃府統軍、上柱國。
  他祖父郭才,朝議郎瓜州、常樂縣令、上柱國。
  他父親郭師,朝散大夫、上柱國、贈伊州刺史。
  在隋唐時候上柱國屬於勛爵,這東西跟其他的文武散官不同,必須有戰功。
  掛著上柱國的身份,壹旦打仗就會想起妳,讓妳領兵。
  妳要是實在打不了了,看看妳家裏的孩子,有長大的沒?有的話過來,我就不信妳不教妳家孩子怎麽打仗。
  張孝嵩看郭知運壹眼:“李易關鍵事宜上滴水不漏,打仗時候,戰後收集,不得戰時去收。”
  他知道銅的重要性,偏偏堅持先打贏了再說,找不到就找不到,不可能為了找東西貽誤戰機。
  “也就是李易護著妳。”阿史那獻今天找過來,他跟張孝嵩關系好。
  張孝嵩連破百城的時候負責戰略部署與戰術安排,阿史那獻臨陣指揮。
  並且阿史那獻跟張孝嵩配合默契,張孝嵩去打敵人老巢的時候,他分兵出去滅壹堆城。
  他的人傻樂吧唧的,最初的時候抱炸藥包騎馬沖陣。
  後來才學聰明,別在乎炸藥包和馬,人留下,這是李易的命令,不要那麽壯烈,人活著就有機會,後勤我會跟上。
  但誰都沒想到的是,阿史那獻的人十幾騎就敢沖陣,對方壹看就跑,天知道妳們抱沒抱炸藥包。
  之前沖陣死的幾十人的家眷重賞,人的姓名刻在了烈士陵園英雄紀念碑上。
  “是陛下護著我等。”張孝嵩糾正阿史那獻的說法,什麽李易?李易是皇帝?
  “對,陛下。”阿史那獻趕忙附和,認錯,不然屬於離間李易與陛下,即便沒什麽用。
  “等自動步槍到來,咱們去會會蘇祿,要麽他抓白衣大食俘虜過來換,給我們個說法,不然我們給他個說法。”
  張孝嵩下決定,天暖和了,閑著鬧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