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67章 出氣非是為私掠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嘗嘗蠔油的海膽蒸蛋,看看口味上的差別。”
  李隆基滿意李易的安排,新的蒸蛋做好,他招呼眾人吃。
  “那些個田產……”宋璟看向畢構。
  “老夫想進團兒,不管收稅的事情了,怕被百姓拆零碎了。”
  畢構裝成壹副怕怕的樣子,單獨面對李隆基時他都沒這樣的表情。
  大家壹時間沈默,想著李易的聲望,若李易欲當皇帝……
  “田產的收益拿出來成立基金,所賺利潤以其他方式給河南府的百姓。”
  李易打破了安靜的氛圍,拿到手的東西他不單獨留著。
  “當真是自作孽!如此也好,各世家大族會安穩。”
  柳沖說佛、道,再提其他的家族,他專門研究此事,還因此被下毒。
  世家厲害還是佛教、道教厲害?妳們看看洛陽宮的寺觀,頓悟沒?
  “壹人之威,可至如斯。”劉幽求感慨。
  “沒有陛下的信任恩準,沒有姚相和畢相的竭力支持,又何來今日洛陽之情之景?”
  李易往外推功勞,至少畢構當府尹時見自己面,轉頭便開始幫忙。
  而治理蝗蟲本是歷史上姚崇做的事情,自己操作的時候,姚崇未阻攔。
  “就知道挑好聽的說,可不準在報紙上說老夫的壞話。”
  畢構回憶當時帶百姓直面蝗災的情況,眼圈微紅。
  “對,說好話,說哪個大臣做什麽利國利民的事情。
  占下來壹半固定產業的稅就不交了,直接給百姓。”
  李易提醒壹下,那個基金不盈利。
  畢構頷首,拿起壹個蒸蛋吃。
  大家已經把別人的東西當成李易的了,佛教和道教幹不過李易。
  ……
  此時去別人的寺和觀遊覽的百姓在分贓,香留下,給陛下和李東主的長生牌位點。
  其他的東西送往學堂與悲田坊,百姓不要。
  他們知道搶別人的東西不對,搶的目的是為李東主出氣。
  雞蛋和香油拿回家,屬於為自己撈好處。
  像窗戶框了、門板了、石墩了,改壹改,學堂與悲田坊能用。
  毛邊紙包個東西了、擦個屁股都行,孩子上廁所用棍子、廁籌,萬壹傷了怎麽辦?
  壹時間學堂和悲田坊外面堆了大量的東西,有百姓幫著整理,別亂糟糟的。
  山長、教喻和壹群孩子們站在旁邊看熱鬧。
  孩子們屬於興奮,太好玩兒啦!搶的寺和觀哦!
  山長和教喻發愁,東西要不要?給別人還回去?又不曉得誰被搶了多少。
  派人去找洛陽縣的縣令,縣令病了,無法理政。
  找河南府的府尹,府尹張說去小洛南村泡溫湯了,啊不對,是到陛下臨駕所在面聖。
  很快接到電話的李家莊子在紫薇城的人跑出來到各個學堂,告訴大家收下,沒多少錢。
  悲田坊只有壹個,雞蛋、稻子、麥子、香油、肉幹,在坊的中間堆成壹座座小山。
  雞蛋的山最低,竹筐,裏面有稻殼或麥麩,雞蛋放在當中保存。
  悲田坊中壹股草藥味兒,能自己出門的就自己出來看,不能自己出來的有輪椅。
  買自行車貴,洛陽的悲田坊輪椅李家莊子贈送,可用不可丟,不定期查壹次。
  悲田坊在部分性質上與李易時的救助站差不多,但優於救助站。
  能到悲田坊的人,除非自己願意走,否則沒人驅趕。
  悲田坊的夥食不算差,酒樓的剩菜會送來,這不是河南府整體經濟發展了嘛!
  另外家中資產多的人,還會捐贈。
  壹下子送來大量的東西,他們看傻眼,都給我們?要吃到什麽時候?
  悲田坊的管事人員和‘自願者’開始入賬,東西越多,他們底氣越足。
  這不是從別處陸續有大量人口到洛陽麽,有的人其實身體不好,到地方後就倒下了,又無親無靠的。
  這樣的人送到悲田坊,先養著,養好了再出去工作。
  至於說把東西私下裏販賣掉,換成錢自己貪墨,借他們壹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長安的就有被收拾的,報紙上寫,總有人盯著悲田坊。
  悲田坊的東西多了不怕,他們會聯系河南府地方上的壹些縣和村落。
  當地有的人屬於能進入悲田坊的就送到洛陽宮的悲田坊,地方上也有臨時安置人的所在。
  多出來的東西向地方送,比如某個村子,有壹戶人家,只剩下壹個人,生病了,沒人照顧。
  若是村子裏的大姓,官府要求其他同姓的人養。
  不是村子裏大姓的,村子會提供壹點幫助,村子富裕還行,窮的話給予的幫助便少。
  這樣的人要麽進悲田坊,要麽悲田坊送過去東西。
  還有婦人帶兩三個孩子,死了丈夫,公婆有的臥床不起,同樣給東西。
  東西多了,送起來輕松,包括義工,他們自己也能帶回家裏壹點。
  他們高興不已,洛陽宮的城裏和城外的寺觀正在打掃。
  提議傳消息的幾個主持最郁悶,他們說的叫李易知道大道煌煌,非人力可改。
  結果他們領悟到了,面對煌煌大道,自己無力掙紮。
  “有東西送來了,有東西,金仙公主知道情況,派人送來。
  有榛子、糖炒栗子、油茶面,讓我們先堅持幾日,等與李易論道之後,壹切都會好起來。”
  剛剛被洗劫的宣教坊中的全真觀,小道童歡呼著跑進來,眼睛還紅著呢,之前哭壞了。
  主持皺眉頭:“金仙公主倒是知道得快,送點吃食有什麽用?”
  “送吃食代表李東主不想趕盡殺絕。”壹個仙風道骨的人出來,他是天師的身份。
  他看問題的角度比主持高多了,主持只想著被搶和送的東西。
  “金仙公主與聖人在壹起,李東主也與聖人同處,李東主不點頭,金仙公主怎會送?”天師捋著胡須說。
  “天師怎還稱呼李易為李東主?若不是他,我觀又怎會如此?”
  主持恨啊,十稅壹的稅是李易以前提的,後來畢構要收。
  自己等人找畢構,畢構不敢應。
  隨即十稅壹變成十稅五,不然就搬家。
  自己想與李易論道,消息剛放出去,觀就被搶了。
  “金仙公主印出書籍無數,皆為李東主提供活字、紙張、油墨。
  另李東主註釋道家、佛門典籍甚多,又譯經文。
  論道就論道,何必宣揚叫李東主知曉大道煌煌,非人力可改?
  蝗災重否?人力可改否?旱災重否?人力可改否?”
  天師教育主持,天師換到任何壹個觀都是天師,主持到別的觀就不是主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