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30章 柴窯燒制難可估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藤原馬養發呆好壹會兒,他感到心裏堵得慌,想哭。
  同樣想哭的還有拿到報紙的其他倭國人,他們花了很大的代價,僅僅是去看流程。
  轉眼李易把方法給寫在報紙上,那些錢啊!
  早知道這樣,等幾天多好?
  “太好了,李易變傻了,他敢公開水泥技術,我們吐蕃可以自己燒水泥了。”
  鴻臚寺吐蕃人的住所,伯訛興奮得大喊大叫。
  旁邊的伊辛巴剛開始壹樣高興,他知道拿水泥修路、蓋房子速度有多快。
  吐蕃那麽多的人,制造出來水泥,用來修城。
  等他繼續看,看到下面介紹說用煤的時候,他又苦惱起來。
  吐蕃沒有煤,拿什麽燒?木頭?
  報紙上的水泥窯,用柴火燒,似乎不行,柴窯結構不壹樣。
  “伯訛,伯訛,往後看。”伊辛巴對著在那裏咧嘴笑的伯訛說。
  “啊?啊!妳說李易怎麽想的,他敢把保密的水泥制造方法給放出來,我看看怎麽做的。”
  伯訛還是那麽高興,繼續看,看呀看。
  他的笑容漸漸消失,眉頭開始往壹起蹙。
  “嗯~~”看完,他從鼻子裏發出長聲,攥攥拳頭:“李易!”
  同壹時間,許多人都在嘆氣,他們是各個地方的使臣。
  其實包括倭國使臣,他們學到了,現在發現,沒有煤,只能用很多柴火來燒。
  高樹純壹郎知道煤和柴火的區別,煤是放壹次可以燒很長時間,柴火需要不停地加柴。
  煤焦更好用,用木頭的話,只能是很多幹的粗壹點的劈柴或粗木炭。
  與其費那麽大的勁燒水泥,不如燒磚。
  “煤,為什麽我日本沒有煤?”阿倍仲麻呂難過,日本缺東西,大唐那麽多的煤,日本根本看不到。
  他不知道,有人知道他那裏哪處有煤礦,北海道。
  現在不叫北海道,同時又不歸他們管,當地冬天很冷。
  “用柴火能燒,瓷器都能燒,何況是水泥。叫其他的國家進貢。”
  藤原馬養想到了天皇下命令,告訴其他分封的國家進貢水泥。
  有了水泥修城墻、修路,至少平城京的路面要好好修。
  學大唐的長安,然後再學整個京兆府。
  差不多的時間,其他地方的使臣想到了同樣的辦法,只要人手足夠,怕什麽?
  長安城裏的富豪們看著報紙動心了,允許自己燒?
  煤的話,有,有很多。
  除了專門給李家莊子和朝廷的煤,其他的就賣,花錢買,燒好了水泥再賣。
  就是要求有點多,跟之前的石灰窯的要求壹樣。
  必須給人戴上口罩,常備菜籽油。
  灰進到眼睛裏面,需要用菜籽油沖洗,不準用水沖,等拿油沖幹凈了,才允許拿大量的水沖。
  同時要給幹活的人戴帽子、緊的衣服、手套、靴子,盡量不要讓皮膚長時間接觸。
  不然逮到了,官府抓人,沒收窯,罰錢。
  這可全是成本,壹身衣服就不少錢,關鍵是磨損大,要有換洗的。
  口罩更是,手套總幹活,能用多長時間?
  “終於放出來了,派人帶著技術和錢去前線,讓前線尋找小易提供的煤礦。”
  畢構在政事堂看著報紙,知道開始了。
  為了把黃河流域給占住,配方公布,大家自己就可以燒,不用非得官方保密。
  會有更多的有錢人投資建窯,百姓也能使用上水泥。
  用水泥修山路的臺階比石頭方便,石頭如果不是大塊的,小碎石,踩壹踩就壞了。
  運大塊的時候哪有運水泥方便?加上小石子和沙子,混合在壹起,又結實又快。
  “他怎麽知道那麽多的礦?”蘇颋還琢磨著李易的本事究竟從哪來的問題。
  “他知道還不好?”畢構根本不去想,沒意義。
  他只需要清楚李易是大唐人,而且不會想著當皇帝就行。
  “黃河流域。”宋璟看著墻上的地圖嘟囔。
  墻上現在有隴右到姊妹湖的地圖,旁邊還有介紹的文字。
  說當地氣候、平均海拔高度、植物、動物、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會遇到的困難,等!
  這個是後來補充的,畢構上次丟人了,趕緊跟李易學,就是讓李易寫個冊子送過來。
  李易連著給羽林飛騎們的圖也送過來,貼在政事堂的墻上,政事堂的人必須全學會。
  必須知道戰爭的地方是何情況,別壹問三不知。
  其中就有煤的介紹,卻沒說在哪,怕有人看了傳出去。
  等占下來再提供,到時候從那裏直接建窯,想燒什麽就燒什麽。
  “蜀道難行,用水泥。”畢構又說壹個用途。
  “上下坡還行,棧道用不上。倒是拿出來制作墩子,拴鐵鏈子搭懸橋可以。”
  蘇颋想到了蒲津渡的墩子,節省了許多鐵。
  修橋要看距離遠近,距離近的話,用弓箭帶著細繩子射過去,細繩子壹端連上粗點的繩子,繩子逐漸加粗。
  接著把竹筒穿在粗的繩子上,鐵鏈掛在竹筒上,拉竹筒,鐵鏈就拉過去了。
  壹端先固定住,另壹斷用絞盤絞緊,也固定住。
  遠的呢,就是把繩子先順下去,到了下面有河流的話,用船送過去,沒有河流就走過去。
  然後再爬山,或對面扔下繩子把這邊的繩子帶上去。
  現在似乎不用,有熱氣球,等著風向好的時候,把細繩子放到熱氣球上,飛過去。
  “不知道能不能用水泥建橋墩?若可行,黃河等到了枯水期,在河裏面建。”宋璟想到了修橋的事情。
  懸橋不如有橋墩的橋好用,他以為水泥都是壹樣的,並不清楚李易想修橋墩,會有別的水泥。
  “問問小易,在蒲津渡那裏能不能修?冬天!”畢構準備嘗試,先修壹個瞧瞧。
  距離近壹點,水淺壹點,然後……
  他也不知道然後怎麽辦,壹般情況下是用石頭堆,壹個接壹個橋墩堆。
  有的地方趁枯水,有的地方需要暫時攔壹點河,修壹個墩子,攔壹個位置。
  那麽用水泥難道是先弄個墩子出來,用船給送過去?多重的墩子?多大的船?
  吊的時候使用很多個手葫蘆?會不會翻?
  畢構對於修橋是壹腦袋的問號,他並不專業,他想修橋,只能找工部的人。
  估計李易能會,抽空問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