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32章 漫漫官路怎樣爬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快把拿回家的東西估個數,趕緊還回來,沒有東西就換成錢。”
  沿途的驛站,驛長對著驛卒們喊。
  他們得到消息了,灞水莊子的李東主正在找犯錯誤的官員,想要過癮。
  換了旁人,他們會詛咒,李東主不行。
  李東主幫著多賺了錢,朝廷給出壹份錢,賣報紙又多壹份錢。
  而且還包括送信的和招待其他人住宿吃飯的錢,同樣可以分壹份。
  普通百姓睡大通鋪,不收錢。
  商人要住單間,額外算錢,還有馬料等費用。
  李東主不但不能詛咒,還得祝福。
  根據前面驛站兄弟傳來的話,往後各驛站承接廣告,驛長拿壹成的廣告費,其他人平分另壹成。
  順便幫著百姓賣東西,拿衛生管理費。
  這不就是又增加了收入嘛!如此還去貪墨,被砍了腦袋都無法抱屈。
  近的驛站來不及補東西,幹脆掏出錢來入賬,賬給補上。
  很多都是沒賬的,趕緊弄個賬。
  壹番忙碌,結果等隊伍過來,卻並不停留,沒到休息的時候,直接過去了。
  “李東主壹定是知道我們補上了,傳聞李東主能掐會算。”
  驛長目送隊伍遠去,對其他人說。
  眾人點頭,表示認同,對李東主明白。
  “不派人去查查?”郭子儀依舊坐在車邊晃蕩著腿。
  “有時消息放出去,不查的效果比查好。
  壹旦去查,沒查出問題,咱們再壹走,他們的心就落地了。
  隨後該出事兒還要出事兒,不查,他們的心始終懸著,害怕什麽時候查壹下。”
  李易對這方面十分精通,以前管手下員工的時候就這樣。
  不能總是盯著壹個人來回查,查多了,人家就賣奶茶去了。
  “前面各縣的官員呢?”郭子儀知道再往前,會到渭南縣。
  “晚上住在縣城的外面,不召見縣城的官員,估計得到消息,他們會想辦法證明他們沒問題。”
  李易對渭南縣放心,京兆府裏的壹個縣,以前有第壹批學子在那當主簿和縣尉。
  現在有第二批學子當官,學子們會盯牢了,真正要查的是華州的鄭縣。
  “明天到達華州時,問華州的刺史,告訴他,如果他說沒問題,咱們查出來問題,就給他加罪。”
  李易提到前面的位置。
  壹般情況下,如果發現地方官有問題,不會直接處理州府的官員。
  會讓州府的官員先查,然後再看結果。
  給留出來地方互相博弈的時間,通常副手被收拾。
  像宰相出行,有人有冤情,跪在路上攔人喊冤。
  宰相不會直接接見,還是當地先處理,治理地方還要依靠當地的官員。
  壹個百姓的問題,或許只是縣裏某壹個官員倒黴被點兒出來。
  其他的官員沒有人告,那州府下個令,縣中自己考慮怎麽辦。
  只要把百姓擺平了,便沒有事情,擺不平再說。
  李易知道這是官場的規矩,不管哪個時候的官,皆如此。
  他不在乎,自己厲害,憑什麽守規矩?
  我必須查,查到馬上收拾,大唐啥都缺,就不缺當官的人。
  沒看到那麽多等著被分配的官在長安呆著麽?
  遠的地方,許多官員寧肯繼續等也不願意上任。
  華州近,挨著京兆府,還有李易養降戶的山,包括後面的同州。
  “能查出問題?”郭子儀想了壹下華州,搖頭。
  華州就是整個州府被端的地方,當時李易還親自過去幫忙處理,解決了壹大堆縣的具體情況。
  這才多長時間啊?再出問題,想來會掉腦袋。
  “想查出問題,保證有問題。比如不貪不占,那麽我就問數據,哪壹個縣現在有多少孤寡、多少應該入學的孩子。
  還有今年主要的農作物畝產量,整個縣的清淤情況,百姓家中的牛,等等。”
  李易對此信心十足,找毛病還不容易?
  郭子儀又搖頭:“妳這樣可謂是強人所難。”
  “妳問張九齡,他就能給妳說出廣州那裏他負責地方的具體情況,數據壹個都不會差。”
  李易反駁,看人,看誰在那裏。
  “換成妳呢?”郭子儀想壹想張九齡這個人,不得不點頭。
  “我?我若當縣令,隔三岔五就讓刺史到縣裏來,哦,鄭縣就是華州的州府所在地,倒是不用費心。
  我還能讓朝廷的大臣往縣裏跑,為什麽要讓人查?咱們把人喊過來,可以拿好處。
  好比有個利民工程,不用朝廷出錢,我縣裏也不出錢。
  到時候工程搞好了,百姓得利,朝廷得威望,需要朝廷官員過來露個臉。
  朝廷的官員壹準兒願意來,過來看壹看,撈政績,再拿禮物回去。”
  李易辦法多著呢,沒本事的官員怕上官下來,有本事的請上官下來。
  他開始給郭子儀講,當官不容易,尤其是還想當個好官。
  需要維護所有方面的利益,通過協調來讓所有人都滿意。
  在低頭幹活的時候,必須擡頭看路,否則妳升不上去。
  故此想辦法,把民生解決,把上官的政績擺好。
  郭子儀停傻眼了,考慮壹會兒,問:“妳這麽能幹,上官難道不擔心妳搶了他的位置。”
  “給他功績,他先升上去,妳跟升。升到壹定程度,上官升不上去,妳必須立即換地方。
  讓上官幫忙,調到另壹個位置,然後妳就在這個位置上繼續找更上面的官員。
  在咱們大唐,最簡單的辦法是認識陛下。
  妳跟陛下能說得上話了,可以投書了,壹切便好辦了。”
  李易很有耐心,雖然他說的這些對郭子儀沒有任何幫助。
  “哦~~我懂了!”郭子儀對李易伸出個大拇指,表示佩服。
  服,他是心服口也服。
  他算是看明白了,李易的層次更高,連投書都不投。
  李易講的全是官員跟官員,臣與君的事情。
  李易自己卻沒選任何壹條路,他選的路,壹般人是甭指望了。
  根本學不來,這條路,如今回想起來,特別艱難。
  需要連續拿出來利國利民的好東西,還是不求回報的那種。
  自己在賺錢的時候,帶百姓壹起賺錢,幫朝廷解決大問題。
  這樣壹點點的,才有了如今的這種特殊關系。
  自己考武舉,被評為異等,李易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