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35章 乘風破浪船歸家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壹種愉快的事情暫時放下,回頭再說。
  節日的愉快繼續,晌午的時候李隆基果然請百姓吃飯,花李家莊子的錢。
  李隆基的錢也在李家莊子放著,只有王皇後參與分紅的錢,每個月會交給王皇後。
  王皇後拿來給宮裏的人發月例,宮女太監們會找人送回家。
  沒有家的暫時存起來,不需要買東西,全在莊子裏吃。
  宮女年歲大了,外放出去,可以拿著錢嫁人。
  太監基本上不外放,除非他們想到外面娶媳婦兒。
  目前大唐不再找人為出現的太監,天閹的可以。
  以前太監屬於家裏養不活,就給割了,送到宮裏,至少能活著。
  另外屬於需要抄家的人家,大人都得死,小女孩兒送到掖庭宮,小男孩變成太監。
  年歲太大,因為受傷成太監的,宮裏不要。
  現在不存在養不活的情況,家裏有孩子,大唐朝天下基金給送錢。
  孩子要是死了,錢就斷了,每個月當地官府送壹次,看到孩子才給。
  官府的人若是虛構孩子數量,或者克扣,孩子死了瞞報,屬於另壹個方面的問題。
  不能怕有人從中撈好處,就不管孩子了。
  孩子們都很可愛,至少在不淘氣的時候如此。
  李易看著小孩子們吃幾口就跑出去玩耍,玩壹玩再回來吃幾口,並不阻止。
  運動好啊,吃得多。
  “帥氣沖天、無所不能的東主,妳三哥找妳過去吃飯。”零三三小機器人接到信息。
  “走,叫上小孩子。”
  李易不搬東西,壹左壹右拉著永穆公主和小蘭的手往那邊溜達,二裏地呢。
  “易弟,海邊現在暖和否?”
  李易到地方,李隆基根本不提之前的事情。
  對方屬於踢鐵板上了,換成普通百姓,保證吃虧。
  既然有壹方必然吃虧,對方吃虧不算冤枉。
  不過真是尋常百姓被欺負,兩個大家族的人同樣好不了。
  朕就在旁邊,還沒死呢!
  對,朕在旁邊他們還敢過去找麻煩,分明未把朕放在眼裏。
  “泰山地區的山下溫度還可,山上冷,怕遇到陰雨天氣,到時路面泥濘,氣溫下降,將士們身體不適。”
  李易知道李隆基想去泰山封禪,順便在海邊遊玩。
  “如此再等等。”李隆基認為有道理,天徹底暖和再去,正好把這邊的事情處理好。
  “小易,海邊的風可是大?”同樣沒見到過真正大海的李旦詢問。
  “大,海上沒有遮擋,比平原地區很多時候的風大,颶風有多。
  海州所在現在放風箏就比較好,呃……河南道的青州、萊州,放風箏最合適。
  不過眼下當地人口少,更多的時間用在生活上,無暇過節。”
  李易想起了濰坊,每年那裏都要舉辦風箏節,各種風箏在天上飛。
  有的風箏人力根本拉不住,用機械設備放線、收線。
  李易提到的海州百姓確實在放風箏,他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顯著,收入翻幾倍。
  趁著今天是上巳節,孩子們找工匠制作風箏,組隊到海邊放,管他風往哪邊吹呢,逆著就行。
  放著風箏,有眼尖的孩子發現海平面上出現了幾個小黑點,擡頭繼續看風箏。
  等了壹會兒,更多的小黑點出現,前面的小黑點變大。
  “船,有船隊,這是哪的船隊?不應該是打漁的,打漁的船往另壹個方向去了。”
  眼尖的孩子指著那裏大喊,有點緊張,別國的船?那麽多?
  “快去告訴別人,準備戰鬥。”大孩子同樣認為來敵人了。
  他們閑著沒事整天琢磨著大唐的海軍與別人打,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眼下代入進去,開戰嘍!
  不等孩子們報信,海邊高地搭起來的燈塔上有人舉著望遠鏡早已看到。
  現在等再近壹些好確定身份,主要看帆和旗幟。
  不長時間,旗幟隱約見到,被風吹起來,角度不怎麽好,船只的帆調整,旗幟往旁邊飄了下。
  看清楚了,龍旗,大唐自己的船。
  其他的不用看了,按照船只的大小和數量,只能屬於壹支隊伍,大唐海外恩澤團。
  藍寶帶隊,去倭國的人手,壹年多了,今天回來。
  “快,給陛下發報,藍寶的船隊回來了,壹共三十艘,看吃水很深,不知道裝了多少東西。”
  觀察的人告訴旁邊的同伴,開心不已,吃水深,代表裝的東西多。
  電報滴滴答答傳出去,另有人開始搖電話,雙重保險。
  “電報來了,電話也來了。電報說藍寶歸,船三十,吃水深。
  電話裏面說藍寶帶領的大唐海外恩澤團回來了,眼看會在海州靠岸,三十艘船全在。
  就是瞧著危險,怕沈下去,不知道裝了多少東西,水線位置高。”
  小機器人匯報,先說電報,電報內容少,電話還得別人接。
  “好,回來了就好,等壹等,船靠岸就知道人手缺沒缺了。”
  李易端起酒,喝壹大口,看天上飛舞的紙鳶和人,感覺風和日麗。
  其他人也沒心思吃東西了,喝酒等待,看看藍寶從倭國帶回來了什麽東西,不會是普通的石頭吧?
  小易說當地的石英石和石灰石多,這東西沒用啊!大唐也有。
  鐵大唐更多,用不上,除非是銅。
  海州海邊聚集了很多人,負責裝卸船的人把寬腰帶系好,扛布披在肩膀上。
  船隊的帆在不停地調整,顯然船上的人也著急,想快點踏到大唐的土地上。
  南田和子站在藍寶的身邊,舉望遠鏡看碼頭。
  “寶郎,碼頭那麽大,人很多。”南田和子發現情況,與自己隊伍出來的時候不壹樣。
  他們出來時走的渤海灣,轉到海州看壹眼,告訴他們回航的時候到海州,別走黃河。
  當時的海州只有壹些木頭制作的小碼頭,現在壹個個大碼頭延伸到海裏。
  “壹年多了,大唐始終在鋪鐵路,想來鐵路鋪好了,李東主說的火車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藍寶握著望遠鏡的手使了使勁,又松松,空出壹只手在身上蹭蹭,換另壹只手蹭,顯得很緊張。
  眼看要到家,不知道娘親和嫂嫂怎麽樣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