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61章 卿說修哪就修哪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李隆基把地圖重新卷起來,不看了,知道位置即可。
  安北都護府的重要性在於只要軍隊的輜重跟上,突厥就不敢去大武軍那裏打。
  突厥的軍隊跑到大武軍,安北都護府出兵,直接掐突厥後路。
  曾經當地以防守為主,修了城,不然輜重供應不上。
  當地人口少,資源匱乏,農業耕種勉強夠活著。
  如果不是開始打仗的話,朝廷不會專門給安北都護府送東西。
  安北都護府的將士們自己解決,就這樣也不怕突厥。
  突厥同樣補給不夠,打壹次就消耗很讀哦國力,邊打邊搶邊吞並。
  李隆基現在恨不能立即到黃河開河,水流大。
  他在李易身上見識到了資本的力量,有錢什麽都能幹。
  不就是後勤補給嘛!送過去,花大價錢送,送完……
  “易弟,給安北都護府運送軍資,有個大概的錢數沒?”李隆基並不確定需要多少錢。
  李易搖頭:“沒送過,送壹回才知道。三哥,咱不需要壹船船東西送,可以送半船的軍資,再裝半船其他東西。”
  “剩下的半船東西用來賣?到西北都護府卸壹半,裝上當地的特產,繼續沿黃河向上遊去。
  到上遊壹個地方,當地缺少什麽,船上專門裝著,跟當地買賣,再往上去?”
  李隆基現在不笨了,壹下子想明白李易的目的。
  只要船只夠多,黃河可以從那邊到大海進行運輸。
  上下遊各處地方缺什麽、有什麽,跑壹趟就知道了。
  沿途的百姓不但不會因為買東西減少家財,反而會因為賣出去在本地不值錢的東西增加收入。
  “正是。”李易點兩下頭,他就是如此考慮的。
  黃河需要的是官方投入,預則立,不預則廢。
  “這般想來,為兄心中暢快,壺口瀑布那裏檢驗,已經成了,走軌道,陸地行船。”
  李隆基攥壹下拳頭,他喜歡在李家莊子。
  遇到問題之後,李易給出來的壹律屬於實際操作可行方面的辦法。
  給人壹種希望、壹個盼頭,只要照著做,壹定能成功。
  王皇後在旁邊突然出聲:“可惜沙漠行進太費勁,哪怕有駱駝,遇到特殊天氣,也會死人。”
  李易笑了:“嫂嫂,只要舍得花錢,過沙漠容易,毛烏素沙漠不用直接穿,從旁邊走,旁邊的戈壁和黃土。
  想硬過沙漠,打井,用水泥修大池子,井水進池子,上面加上蓋。
  現在沙陀族所在的壹片位置,地下有暗渠和井,外面有明渠。
  從毛烏素沙漠到庫布齊沙漠中間的位置,地形和土壤差不多,可以挖出來,長期儲水。”
  王皇後想了想:“各壹段路打壹口井?周圍種上樹,派人專門看守,隊伍往來就走那壹條線?會不會走歪了找不到地方?”
  李隆基接話:“用水泥修柱子,埋在沙子裏壹截,看著柱子走。壹會兒去找兄長,工盟修。”
  李隆基給李成器的工盟安排活兒了,根本不管是否要過年。
  過年壹樣幹活,給五倍工錢。
  “三哥,當地人可雇傭,哪怕是幫忙推風車,多給當地人好處。”
  李易提壹下招當地工人的事情。
  “不錯,應如此。”李隆基反應過來。
  當地人熟悉情況,給他們好處,他們才能盡心幫忙。
  等水井打出來,壹路鋪過去,當地人會利用那條路,利用的時候自然維護。
  說不定井水多的地方,當地人會搬過去住,省了看地方的人手。
  “那樣可以在井旁邊修城。”王皇後又補充:“當地野獸多,尤其是狼。”
  ……
  “賣報了,賣報啦,工盟招工,從今天起,三倍工錢,去沙漠打井,過年不回來,給五倍工錢。”
  “賣報啦,啦啦啦,工盟打井工,每天四頓飯,頓頓有肉,晚上給壹兩酒。”
  第二天的早上,報童們開始吆喝。
  不到過年的時候三倍工錢,過年壹般從小年開始算,壹直到正月初十。
  朝廷的年假就是放十天,給幹活的人多七天。
  年輕力壯的人上心了,比如黃河能通行的時候在碼頭幹活的人。
  他們有壹把子力氣,知道怎麽打井,推著轉唄,技術不用他們管。
  幹上三個月,黃河壺口瀑布徹底開了後,再回碼頭,至少多十個月的錢。
  興慶宮政事堂,宋璟翻翻報紙,見到上面描述的穿沙漠修取水點的事情,搖搖頭。
  “勞民傷財,已有黃河水道過壺口的辦法,何必還走陸路?若走陸路,去黃河東岸,把岸邊的路好好修修,豈不是比穿沙漠容易?”
  宋璟找到問題所在,也不上書,徑直去找李隆基。
  李隆基批改奏章,主要是地方上想修什麽水利了、安撫邊民了、邊關請求加強防禦了。
  宋璟到來,李隆基又處理完壹個,放下筆:“宋卿辛苦了,快坐。”
  宋璟坐,站著說:“陛下,臣聽聞欲打通到西北都護府的沙漠之路?”
  “嗯!錢由朕出。”李隆基回應,直接說錢的事情,不走戶部,跟妳們沒關系。
  宋璟被咽了壹下,趕緊說:“陛下,臣以為,修沙漠不如修黃河岸邊路,已往走黃河東岸,沿岸而行,安北都護府又在黃河外岸。”
  他想讓李隆基拿其自己的錢按照他的想法修。
  “修,黃河東西兩岸,原有的路會重修,路況不好的路選好地方,或應用新技術修。”
  李隆基頷首,妳說對了,修,朕有錢,都修。
  宋璟:“……”
  他略作思忖:“陛下,既如此,何必修橋?蒲津橋運輸大部隊,過於費事。”
  “宋卿難道不知道蒲津橋修著呢?到明年黃河開河前便可修好,說不定剛過完年就行了。”
  李隆基表示詫異,妳宰相不清楚朝廷動作?
  新的橋還是鐵索浮橋呢,可以打開扣放船過去,再連上,兩邊大水泥墩子,把鐵索固定在上面。
  等著鐵再多壹多,就用更多的鐵制作成大鐵牛放上去,混凝土的受力時間長容易壞。
  “陛下,有那錢財,何不再修京兆府上面州府的路?”宋璟又找到個事情。
  “那錢是裏是李家莊子出,降戶中的男人強壯的,正適合在冬天幫忙修浮橋。
  京兆府上面的路,開春修,畢卿在管,與魏卿,商議妥當了。”
  李隆基耐心地給宋璟解釋和介紹。
  宋璟深吸口氣:“臣明白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