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73章 官員赴任應如是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壹旦拒絕赴任,則此生不可為官,其三代直系子弟,不得當官。”
  李易直接說如何處理,跟逃兵役壹樣。
  眼下的長安,考上科舉的人有不少在等,等合適的位置。
  吏部給其安排個官職,他壹看太遠,地方上還窮,人口少,便不去。
  整天托人、走關系,欲謀壹距離長安近的官兒,或河南府的。
  姚崇的兒子,之前不就在河南府麽。
  官員不上任,吏部等啊等,地方上的官員便空缺。
  還好吏員們比較努力,沒有縣令都行,反正各幹各的。
  “過了年,下此令。”李隆基決定聽李易的,把官員趕出去,別呆在長安,跟誰耗呢?
  “還有個事兒,吏部教為官,多與官方行文有關,號召百姓做事,按照規則審核,另外修水利和路橋。不夠!”
  李易又提到個情況,要改變的。
  科舉考上,學子們不能立即去當官,除非家中有官員,世家子弟那種。
  其他的人必須跟吏部的官員學習,如何寫安民書、告民令、審核案子、記住農耕和收獲的時間。
  正常情況,壹個縣官能做到這些,算是好官。
  像去年李隆基接到張九齡告密,臨時對壹大群縣令進行考核,寫個安民策吧。
  結果壹大堆不行的,攆回家學習的好幾十。
  “需學……”李隆基說出兩個字,不問了。
  他知道李易啥意思,放到縣裏的官員應該學李易。
  不但能夠掌握整個縣裏的情況,還能具體落實下去,包括百姓種什麽菜、修不修房子……
  若是縣尉,負責治安,還得幫百姓把柵欄弄壹弄,教百姓怎樣躲避危險,拿武器去樹林、山上打危險野獸,然後吃。
  當然,如果李易下去,他還會看周圍的縣,幫州府想壹想辦法,如何聯合其他的線,共同提高。
  “難!”李隆基沒飄,懂!
  指望所有的官員全做到,感覺比登天難。
  想上天,有熱氣球,費點勁而已。
  每壹個官員全與李易差不多的本事,啊!不要開玩笑哇!
  “不難,兩批學子皆可。”李易說第壹批的四十壹個甲第學子和第二批的二百二十個甲第學子。
  專門培養,什麽都教。
  甚至被安排到村子裏去的那個寫雙鴨同情詩的學子及同批人,他們想來也沒問題。
  還未考上,先當村官,在村子裏學李易給出的治理之策。
  等從村子回來,這些考生又互相交流,每個村子的發展方式不壹樣。
  “新的壹批,繼續往村子裏放,學壹年,待來年考科舉,再派到村子中。”
  李隆基突然發現缺人,缺能力強的官。
  出去轉壹圈,路過那麽多個縣,凡所到處,李易俱提供辦法。
  看李易辦事輕松,不行啊,天下只有壹個李易。
  “先給那批為百姓免費打官司的學子機會,實在不行就賜同進士出身。”
  李易沒忘了住在前面外來務工人員房子裏的學子,人家付出了。
  往後當官可不看文采好不好,誰能解決問題,誰就升官。
  何人叫所治之地治安與經濟提高,誰就優先提拔。
  貪壹點都無所謂,目的在於百姓收入增加。
  “然!過了年安排。”李隆基頷首,沒錯。
  說完過年,李隆基有新問題:“夷商他們哪天過年?”
  “不壹定,看是哪裏的夷商。如吐蕃,秋收的時候過年,外面各地有各地的安排。”
  李易不能說出所有地方的人怎麽過年,包括宗教的。
  目前的情況屬於教在國先,包括基督、穆斯林。
  “他們在廣州是否會過我大唐的年?”李隆基總惦記別人聽大唐的話。
  “讓他們過他們就過,不過不允許貿易。實際誰強大,別人就願意過同樣的節日。”
  李易才不在乎夷商過啥年,他只追求賺錢。
  “晏氏的人都判了,念在沒有人因他們而死,就沒殺,只是徒。”李隆基想起駛遠縣的晏氏。
  “其實直接死掉的沒有,但間接死掉的存在,只是不好定罪。”李易對晏氏不上心。
  “早些休息,年底,不可勞累。”李隆基打了個哈欠。
  ……
  被李隆基說到的駛遠縣,晚上點著等,沒有冰燈,前兩天剛下過雨。
  今天氣溫比較低,零上二十三度。
  下雨之前都在二十八度以上,大家都穿得很清涼。
  簡卿帶著壹千羽林飛騎配合著李家莊子第五管事李豐工作,李豐弄下來不少山民。
  從收購東西的利潤裏出錢,為山民們修房子。
  順便修路,房子在山腳下,路通向山民的寨子。
  山民下山不是就不回去了,多個住的地方,還能耕種開梯田。
  駛遠縣的百姓日子好過起來,李豐到來的幾個月,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十倍不止。
  莫說是駛遠縣,整個廣州府,百姓的收入全增加,李豐等人來之前。
  張九齡坐鎮的時候,他們已經多賺了錢,如今賺得更多。
  “今年咱們就在這裏過年了,暖和!”簡卿其實想回長安。
  “看著百姓的錢多,才是最開心的,回去李東主壹定會表揚我。”李豐才不管什麽暖和不暖和呢。
  他也不想李家莊子,他滿心要出成績。
  而他的初衷僅僅是得到李易的認可,只要李易誇他壹句,他便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要是李易說他壹句不好的話,他都能尋死。
  他是李家莊子的奴隸,被李易買到莊子,過上了好生活。
  跟其他地方的奴隸壹樣,奴隸本身會主動維護奴隸主,有人說打倒奴隸主,奴隸先不答應。
  那還是日子過得壹般的地方的奴隸,除非總被奴隸主打,家人被餓死和打死,否則奴隸不願意背叛。
  奴隸本身什麽都不會,指望奴隸主帶領生活。
  李豐現在脫離李家莊子可以過上好生活,他學到了許多本事。
  越是這樣他越覺得當奴隸好,自己出去過日子,朝廷的官員誰會給自己好臉色?
  在李家莊子當管事,見官大壹級,平時能夠看到陛下、皇後、太上皇等人。
  當然,關鍵是出不去。
  想自己賺錢贖身,不,跟東主說壹聲,東主就放人,去吧,過自己自由的日子。
  然後過了橋,命就沒了。
  東主能放,朝廷不給機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