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33章 衙門不動是為善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隊伍走得不快,鄭縣的縣令提前得到了消息。
  他是上壹批連著州府的官員和縣裏的官員壹起被拿下後新上任的。
  叫鄭伊勤,此刻他很慌張。
  他倒不認為自己犯了什麽錯誤,他知道上壹任怎麽下去的。
  州府都沒有機會掙紮,全沒了。
  李易要來了,在路上就問百姓有沒有冤情,他想幹什麽?
  “去查,看看有冤情沒?”鄭伊勤找到縣丞、主簿和縣尉。
  三個人壹同搖頭,縣尉出聲:“哪裏會有冤情?當地有李家莊子收購的東西,按照以前李易的辦法賺錢。
  真有冤情,送東西的百姓去李家莊子的時候難道不會說?他們能為我們保密?”
  “是呀,現在整個華州,還有同州,都知道李易有多大的能耐。”縣丞跟著說。
  主簿只是點頭,他敢保證,自己的賬沒有任何問題。
  “百姓家中房子有被大雪壓塌的?”鄭伊勤又問。
  大家還是搖頭,縣尉回答:“那壹次水災,房子全好好修過,百姓有了錢,許多人家新蓋房子。”
  “前幾天我專門去溜達了壹圈,百姓家中牲畜數量增加,他們制作青貯。”主簿補充。
  鄭伊勤看縣丞,縣丞攤手:“前幾天妳自己還說,今年沒用使用庸的令,百姓已經把路和河堤給弄差不多了。”
  “對,對,今年縣裏沒招呼百姓幹活,百姓自己幹。哎呀,算不算失職?”
  鄭伊勤疑神疑鬼的,害怕。
  以前修路或修河堤,官府出令,百姓壹人壹年有二十天的庸,不像旁邊的京兆府,庸和調全取消了。
  實際情況,不用衙門操心,百姓看到路不好,有人組織。
  負責賣本地土特產的到李家莊子的人招呼百姓,壹起把路修壹修。
  路不好耽誤運輸,運輸不便利,賺錢少。
  河道因為淹過壹次,不想再被淹,同樣有人出錢。
  不少人家還新蓋的房子,原來房子不好的也修,順便在旁邊加屋子。
  百姓不指望官府,自己能辦的趕緊辦了。
  要是再淹,把官員殺壹批,有什麽用?房子還不是被泡了?
  官府唯壹做的事情只有把庫房打開,取出來工具給百姓。
  百姓拿著去幹活,整個鄭縣被收拾得利利索索。
  下雪,百姓自己看哪條路需要留雪跑雪橇,其他的地方的雪給清理幹凈。
  河道上面不允許隨便倒垃圾,還指望著在河上跑運輸。
  鄭縣如今就是這麽個情況,叫人覺得不可思議。
  “不會,百姓總去李家莊子,他們難道不說?妳以為收拾我們,需要李易親自過來?他是路過。”
  縣丞十分無奈,縣令咋變得膽小如鼠了?
  鄭伊勤站在那裏想想,長出口氣:“對,百姓之所以會自己幹活,還是李家莊子給出的主意。”
  “李東主要來了,大家趕緊看看哪裏不好,收拾收拾。”
  “明天上午李東主的隊伍就會到,現在掃掃街。”
  “咱們給李東主做頓飯吃吧,每次去李家莊子,咱們都能吃上好飯菜。”
  “人太多了,加起來六千人是不?聽他們說是,光羽林飛騎就五千。”
  “咱們人更多,壹家出點東西,沒有李東主,咱們過的是什麽日子?”
  “好,按照錢多錢少來出,大戶多拿。”
  “大戶會答應嗎?”
  “會呀,我是老成,縣裏我家業最大。”
  “老成啊,妳戴著帽子,眼睛都快看不到了,沒認出來。”
  鄭伊勤正在研究如何迎接李易,外面百姓的喊聲隱約傳進來。
  “百姓在組織,咱們怎麽辦?”鄭伊勤又慌了。
  其實他挺穩重,不然不會把他安排到鄭縣。
  宰相來他都不會緊張成這樣,李易跟宰相不壹樣,宰相有人可以彈劾,誰會彈劾李易?
  即便宰相想收拾人,得有個證據。
  李易壹句話的事情,甚至不用跟別人說,對百姓喊壹嗓子,估計百姓能把衙門的官員活活咬死。
  “不用管,聽我的,衙門不管,衙門組織起來,叫官員命令,百姓自發,才能顯出李易的厲害。”
  縣尉想到了壹個情況,縣裏不出頭。
  不代表縣裏沒能力,而是告訴其他人,李易得到的待遇屬於他自己。
  縣裏領頭,豈不是顯得百姓沒辦法才去接待李易麽?
  “對,咱們看著。”主簿也想通了。
  “真,真行?”鄭伊勤需要別人再推壹下。
  “行!”縣丞篤定。
  “好,好吧!”鄭伊勤攥了攥拳頭,臉色有些發白。
  他很珍惜現在的官職,鄭縣的縣令。
  在別的地方,縣令想辦點什麽事情,總找不到好的方法,眼看著百姓過苦日子,光著急,沒有用。
  在鄭縣,當初拿下州府官員後,李易親自坐鎮,把所有的縣的發展模式全給確定下來了。
  百姓只要照著做,看現在的情況,就知道那些模式有多厲害。
  自己只要蕭規曹隨,看著百姓的日子壹天天變好,很有成就感。
  鄭伊勤自己都不清楚,他真正害怕李易的並非李易彈劾別人容易,而是李易留下來的發展規劃。
  李易當時只在州府幫忙幾天,到如今,還按照李易的辦法來行事,並且沒有錯誤。
  幾日的工作量,把整個州府的各縣擺弄明白了,又能持續發展,這是什麽能力?
  自己沒什麽大的建樹,李易過來看,不用彈劾,說壹句‘官員怎麽就沒想出新的東西?’。
  自己是主動辭官,還是厚著臉皮?
  外面的百姓不曉得州府裏面的情況,他們就在衙門口商議事情,這裏的場地大。
  大家討論著每家出多少東西,包括馬的草料。
  大戶多出,按照家庭經濟條件。
  最差的,可以出工,別拿錢和物品了,留著自己過日子。
  至於縣衙門,百姓覺得非常好,沒搗亂。
  是的,百姓的想的簡單,縣衙門的人老實呆著,什麽事情都不用管。
  該修路我們自己修,該護堤我們自己護,我們知道怎麽幹。
  需要交的租子……不交,免了,遭災,免三年,說好了的。
  “不要著急,諸位,李東主的隊伍速度慢,明天晚上才能到鄭縣,明天中午時候差不多到咱們這裏,有時間。”
  老成大聲吆喝,他賺得最多,所以很想見李易壹面。
  去了李家莊子,他沒看到李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