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壹十九章 妳是想整壹個實驗室嗎?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2
在CERN後續實驗計劃開始的前壹天,陳舟和弗裏德曼壹行人結束了全部的學術交流。
在參觀完對撞機實驗室後,他們進行了兩場學術研討會,歷時近10天。
兩場研討會的主題,壹大壹小。
大的主題,自然是關於新物理的追尋問題。
這也是CERN,乃至所有對撞機實驗室,存在並探尋的永恒課題。
當然,在SLAC關停對撞機實驗室,CERN繼續獨大的今天。
這次大主題研討會,所圍繞的自然是LHC這個大型強子對撞機。
大型強子對撞機將兩束質子,分別加速到14TeV的極高能量狀態,並使之對撞。
其能量狀態可與宇宙大爆炸後不久的狀態相比。
而CERN的粒子物理學家們,就開始利用質子碰撞後的產物,探索物理現象。
希望借此尋找標準模型預言的希格斯粒子,探索超對稱、額外維等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
研討會上,SLAC的精英們就與CERN的精英們,進行了壹場強強對話。
說實話,這個大主題研討會給陳舟的印象,還是蠻深的。
因為研討會的進程,超出了他的預料。
他本來以為這會是CERN展示自己,借機吸收人才的壹個會議。
卻沒想到,隨著弗裏德曼的發言,直接把研討會的調調,提高到了壹個更深層次的探討領域。
而且,跟著弗裏德曼的壹行研究人員,也沒有落下,盡情的發表著自己的想法。
雖然這其中,多少有些反過來展示的模樣。
而這個更深層次的探討領域,便是LHC所希望揭開的幾個謎團。
粒子是否有相對應的超對稱粒子存在?
為何物質與反物質是不對稱的?
有更高維度的空間存在嗎?
宇宙有96%的質量是天文學上無法觀測到的,這些到底是什麽?
等等等等。
這也是為什麽原定的兩場小研討會,會進行近10天,直到CERN後續實驗計劃要開始時,才結束的原因。
因為大主題研討會所討論的主題,實在是太大了,也太繁雜了。
至於小的主題,則是按照原定的研討會計劃,對SLAC的膠球實驗,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討論。
這也是CERN壹直期待的東西。
畢竟,有些東西,和本人探討,遠比從論文上得來,要記憶深刻的多。
而且,這很公平。
兩場研討會,各自展示自己最新的研究進展嘛。
自然的,這場小主題研討會,就是陳舟的show場了。
饒是壹手將大主題研討會推上更深層次高度,對膠球的研究遠比陳舟所花費時間要長的多的弗裏德曼。
在小主題研討會上,也比不上陳舟的影響力和發言權。
而且,令陳舟更沒有想到的是。
CERN的不少主任級別的粒子物理學大佬,對撞機實驗室的大佬,也都出席了這場研討會。
更有各個國家,人數不在少數的研究人員,也湊了這個熱鬧。
真要從參與人數上來說的話,小主題研討會的參與人數,遠遠要多於大主題研討會的人數。
至於原因嘛,這些人肯定不單單是為了膠球來的。
同時還為了陳舟這個人,陳舟的研究經驗而來。
畢竟,21歲的物理學和數學雙學科超級天才,實屬罕見!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這樣的人,都有值得去學習的地方。
更何況,現在的物理學界早已傳開了。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有90%的可能,將會授予陳舟。
只不過,他壹個人獨享的可能性不大就是了。
也因此,這個小主題研討會,全然變成了陳舟的講座壹般。
在大主題研討會上,各露鋒芒,展示自我的弗裏德曼壹行人,在這裏全然成了陪客。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膠球的主題,在這擺著呢。
除了弗裏德曼,在場無壹人,在這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可以與陳舟相媲美。
最終,陳舟再壹次收割了壹波掌聲,以及壹波崇拜,方才結束了這壹研討會。
在CERN的學術交流期間,不出陳舟所料的,CERN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米徹·約翰斯通既然作為學術顧問代表,接待了陳舟他們。
那在邀請陳舟時,他自然也是率先去探底的。
只不過,除了禮貌性的交流之外,米徹·約翰斯通啥也沒問出來。
最後,還是CERN的研究主任貝爾托盧奇博士,親自出面與陳舟進行了壹次溝通。
只可惜,最終的溝通的結果,並沒有能夠讓貝爾托盧奇博士滿意。
也使得這段時間,壹直十分興奮,並且略有些用力過猛的米徹·約翰斯通,壹下子蔫了。
因為,陳舟想都沒想,就拒絕了CERN的邀請。
當然,陳舟也並沒有把話說死。
CERN的研究實驗計劃,他可以參與,但不會以CERN研究員的身份。
在這之後,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也就沒有再找過陳舟了。
直到這兩場研討會全部結束,陳舟和弗裏德曼壹行人結束了全部的學術交流時。
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壹起,再壹次找到了陳舟。
這時,原SLAC的研究人員,也基本上確定了是去是留。
CERN所吸收的人才,也算可觀。
只有陳舟,這個CERN重點關註的人員,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
因此,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想要在陳舟離開之前,再嘗試壹次。
陳舟的房間裏。
“喝咖啡,還是茶?”
陳舟饒有興趣的看著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
米徹·約翰斯通:“咖啡。”
貝爾托盧奇:“茶。”
聽到對方的回答,兩人不約而同的扭頭看了看對方。
旋即兩人同時改口。
“茶!”
“咖啡!”
陳舟有些好笑的說道:“妳們到底要喝什麽?”
米徹·約翰斯通這回不說話了。
等到貝爾托盧奇說出“茶”之後,他才跟著說道:“茶……”
在陳舟給他們倆泡茶的間歇,兩人互相交換了壹個眼神。
等到陳舟也端了杯茶,坐到兩人面前後。
米徹·約翰斯通率先說道:“陳舟博士,這次參觀我們的對撞機實驗室,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感受?”
聽到米徹·約翰斯通這句在之前就問過的話,陳舟不禁笑道:“還好吧,符合我對對撞機的基本預期。”
說完之後,似乎覺得不太準確,陳舟又解釋了壹句:“應該說,符合我對CERN這裏的基本預期,有著國際高能物理學中心的樣子。”
陳舟的話,說的挺直白的。
但同時,這也代表了陳舟對CERN的認同。
因此,聽到陳舟的話,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頓時覺得有戲。
因為從之前的交流來看,陳舟可是對CERN並不怎麽感興趣的。
這還是陳舟第壹次,在兩人面前,坦然地誇贊CERN。
更為重要的是,陳舟說了,這是符合他預期的對撞機實驗室!
米徹·約翰斯通便又追問道:“那妳覺得CERN開展的實驗計劃怎麽樣?”
陳舟看了兩人壹眼,輕輕點了點頭:“CERN擁有世界上最大對撞機的使命,便是通過對撞實驗,解開物理學壹些未知的謎團,為物理學界尋找新物理。”
“從已知的歷史實驗來看,CERN也確實是這麽做的。我覺得CERN在實驗安排上,做的並沒有什麽問題。”
聽到這話,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對視了壹眼,俱是從對方眼裏看到了壹絲無奈。
陳舟的這兩句話,就跟之前壹樣官方了,壹點也不給他們可乘之機。
悄悄給米徹·約翰斯通遞了個眼神後,貝爾托盧奇索性直接說道:“陳舟博士,在接下來的實驗計劃中,我們將在LHC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最高能量下,進行壹次質子對撞實驗,不知道妳感不感興趣?”
陳舟微微壹楞,旋即輕聲笑了起來。
早這樣不就好了嗎?
虧得他壹直默默打聽CERN後續的實驗計劃,可就是打聽不清楚。
然後,CERN找他,向他拋橄欖枝,也絕口不提實驗計劃的事。
這就令陳舟有點小煩。
畢竟,他是抱著遊學增長閱歷的目的,來到這裏的。
任何浮誇而不實際的東西,都是吸引不了他的。
原本壹臉嚴肅的貝爾托盧奇,被陳舟的笑聲搞得壹陣莫名。
他不解地問道:“陳舟博士,妳笑什麽?”
米徹·約翰斯通也是疑惑的看著陳舟。
陳舟收斂笑意,看了看兩人,說道:“貝爾托盧奇博士,米徹·約翰斯通教授,我是在想,妳們早點這樣坦誠壹點,不就行了嗎?”
貝爾托盧奇依舊有些沒明白陳舟的意思。
但米徹·約翰斯通卻想到了自己得到的消息,關於陳舟打聽CERN後續實驗計劃的消息。
“陳舟博士,妳的意思是,妳對這個實驗感興趣?”
聽到米徹·約翰斯通的聲音,貝爾托盧奇也猛地想到了什麽。
陳舟解釋道:“其實,妳們跟我說任何CERN的輝煌,LHC的強大,都是我不關心的。與其那樣,倒不如把妳們的實驗計劃給我看壹看。”
“如果有我感興趣的實驗,我自然會想要加入這個實驗的研究團隊。而不是因為過往的歷史。”
“還有就是,妳們找我的時候,直白壹點就行。不用老想著旁敲側擊,試探我的想法,那樣做的意義不大。”
聽到這話,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兩人俱是楞了壹下。
隨即,貝爾托盧奇笑著說道:“我這就讓人把後續的實驗計劃發過來。”
米徹·約翰斯通也說道:“陳舟博士,妳早這樣說啊,我還以為妳們華國人都比較含蓄呢……”
陳舟微微搖頭:“華國人不會在科研的事情上含蓄。”
頓了頓,看著明顯松了壹口氣的兩人,陳舟又說道:“不過,我還是那句話,我不會加入CERN,成為正式的研究人員,至少現在不會。”
正不正式對於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不重要,重要的是陳舟這個年輕的天才物理學家,有了留下的可能。
只要陳舟留下了,那他們就覺得,他們有能力使陳舟從他口中的“參與人員”,變為“正式的研究人員”。
畢竟,LHC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魅力,可是擺在那的。
其實,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或者說CERN這麽重視陳舟的原因。
無外乎人才二字。
這也是21世紀最重要的兩個字。
不可否認的是,CERN擁有著不少的物理學天才。
但是像陳舟這樣,壹個21歲便領導SLAC對撞機實驗室研究人員,完成了膠球實驗,並成功發現膠球的人。
卻壹個也沒有。
所以,CERN希望能夠留下這個,被物理學界某些人稱為“具有物理學領袖氣質”的人才。
要不然,米徹·約翰斯通和貝爾托盧奇,怎麽可能會二次上門?
送走了兩人之後,陳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這兩人,要是把他看的平常壹點,或許還好溝通壹些。
奔著科研和實驗本身去聊,說不定早就聊出結果了。
可偏偏,這兩人不是抱著平常心來的。
微微搖了搖頭,陳舟不再去想這些。
徑直走到桌子前坐下,打開電腦,準備看看CERN後續的實驗計劃。
那兩人,畢竟還在等著自己的答案呢。
不過,在兩人離開時,陳舟也告訴了兩人。
在弗裏德曼的學術交流計劃未結束之前,他也是不會參與CERN的課題實驗的。
對此,兩人雖然有些驚訝,卻也沒有多說什麽。
只說等陳舟看完實驗計劃後,給他們壹個答案就行。
電腦打開後,陳舟還沒來得及看,手機便響了起來。
陳舟摸出手機,看了壹眼,按下接聽鍵。
“餵,陳舟,妳現在在哪呢?妳就跟我聊材料學的課題?按妳的描述,妳是想整壹個實驗室嗎?還是說,妳打算……”
聽著對面嘰裏呱啦壹連串的問號,陳舟輕聲笑道:“我就是跟妳討論壹下,發給妳看看,妳怎麽這麽多問題?”
“要不是因為妳之前幫我壹起整理過四十三所那個課題的資料,我才不會找妳呢……”
手機另壹頭的張壹凡,明顯楞了壹下,旋即便笑罵道:“別以為妳現在是物理學大佬,又是數學大佬,我就不敢說妳了?什麽叫要不是?”
“那可不是妳找著我幫忙的?那可不虧了我的幫忙,虧了我下載的文獻資料?”
陳舟:“是是是,所以,我這不是又來找妳幫忙了嗎?”
張壹凡:“這又是四十三所的課題?可看著不像啊?探測器的材料?”
陳舟解釋道:“不是四十三所的課題,是關於粒子加速器的探測器材料的。”
張壹凡聞言,明顯沈默了壹下,才說道:“大佬,我才剛做畢業論文呢,妳讓我跟妳去研究粒子加速器上探測器的材料?”
陳舟疑惑道:“有什麽問題嗎?”
頓了頓,陳舟好似恍然大悟道:“是會耽誤妳畢業論文嗎?”
張壹凡沒接這話,只不過他的心裏活動很精彩。
“有什麽問題,妳不知道?妳讓我壹個本科還沒畢業的,跟妳搞這個?妳以為我是妳嗎?”
當然,想是這樣想,他自然沒有這麽說,萬壹這是陳舟想要帶他壹起飛呢?
張壹凡嘴裏又問了壹遍:“那妳現在在哪呢?還有,妳找到實驗室了嗎?還是說,妳是真的想整壹個實驗室?”
陳舟回道:“我在歐洲啊,在CERN呢,實驗室的話,整壹個很貴嗎?”
張壹凡:“……”
他十分懷疑,陳舟是隨便找個課題想法,來跟他開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