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風流

上山打老虎額

歷史軍事

 本是個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腦,壹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成為士紳家族的壹個私生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七百八十九章 鞭長莫及

庶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

2018-7-3 19:48

  李東陽知道自己在葉春秋的跟前掩蓋得很好,可是這世上有些事,是騙得了別人,卻是偏不了自己的。
  再說李東陽是何等聰明之人,又怎麽察覺不到自己心底裏的動搖?
  他不禁問自己,自己這是怎麽了?曾經的自己,是喜怒不形於色的,可是為什麽見到了葉春秋,會如此歇斯底裏的去抨擊他的新政呢?
  難道是因為害怕嗎?害怕這殘酷的真相擺在自己面前,害怕自己數十年的理念,數十年所讀的聖賢書,到最後,卻發現不過是壹場笑話?
  不,不是的……
  李東陽驚慌地在心裏搖頭,否定這個想法,而後壹次次地告訴自己,這青龍是邪惡的,這裏的壹草壹木,甚至是任何壹個人,都代表了禮崩樂壞,比亂世還要亂世,這裏的人貪婪無比,這裏的人不知廉恥,這裏……和蠻夷有什麽分別呢?
  腦海裏冒出許多的想法,他隨之心煩意亂起來,下意識地舉起茶盞,想要喝,卻發現茶盞已是空空如也,於是幽幽地放下茶盞,心裏免不了開始焦慮。
  而此時,他不由自主地又冒出了壹個可怕的念頭。
  其實……就算是太平盛世,也不過如此吧。至少這裏的人,沒有看到面有菜色的,這裏的每壹個人的臉上,都是帶著希望的。
  呵……
  李東陽忍不住開始嘲笑自己,自己怎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可笑,真是可笑極了。
  而這時候,已到了傍晚時分,鐘塔那兒,傳來了鐘聲。
  這個時候,酉時壹刻了,工坊還沒有放工,不過街道上,卻是開始傳來了喧嘩的聲音。
  許多的讀書人蹦蹦跳跳地上了街,那其實都只是壹群孩子呢。
  有的六七歲,有的十幾歲,大小不壹,這個時辰,正是各大學堂下學的時候。
  這些孩子有窮有富,富裕的人家,自然家裏早有車馬等著了,可即便是窮孩子,也都斜挎著書包,嬉鬧著在接上成群結隊地走,壹窩蜂的讀書人,充塞了街道。
  李東陽抿著唇,顯得很不高興,他討厭這裏的學堂,因為它們過於現實,他們所教授的,居然是壹些經濟之道,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認,在青龍,讀書的孩子實在太多太多了。
  每壹個人都願意將孩子送去學堂裏,這種現狀,顯然和關內是不同的。
  在關內,人是分為兩個極端的,讀書的,靠著詩書傳家,而不讀書的,即便家裏有壹些閑錢,也絕不會送子女讀書。
  理由很充分,讀書的路很窄,讀書的道路只有壹條,那便是做官,若是不能中試,那麽讀書,本質上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尋常人家是絕不願讓孩子讀書的,因為實在難有出路,讀書認字又有什麽用?畢竟這不是能吃飯的學問,只有極少數人,讀書不成,去謀其他的生計,可即便如此,這些人還是少數的。
  可是在青龍,這裏卻是用最現實的方法去鼓勵人讀書,除了學習算學和開蒙的初級學堂之外,許多高級壹些的學堂,都開辦各種經濟班,學什麽的都有,有的管理,有的計算,有的學醫,有的學律法,還有的,學做工。
  這裏讀書,從不保證妳能做官,它們的目標其實很簡單,只是讓妳將來有壹技之長,這個不保證讓妳飛黃騰達,卻能讓妳在畢業之後,自身的起點要比不讀書的人要高,掙得工錢可以是不識字的人數倍,工作也比不識字的勞力、腳力要輕松許多。
  它不像關內這般,給妳壹個遙遠的目標,而後耗上許多的時間,還不壹定會實現。這裏則是用著最實際的法子,讓青龍上上下下,無論窮富的人,都舍得將孩子送入學堂。
  看著這些蹦蹦跳跳的孩子,李東陽的臉色終於緩和了許多。
  這便是他心裏生出猶豫的地方。
  無論他們所學是什麽,可至少,他們會讀書寫字,會看報紙,將來即便不是什麽心心念念治國平天下的士大夫,可是……至少也絕不是愚民。
  李東陽閉上了眼睛,他感嘆了壹句。
  卻發現自己的心思,竟是更深了。
  很多事,他已經無法做出解答,或者說,他的所見所聞,已經不是他數十年讀書,數十年為人處世的經驗中能夠得到答案的了。
  他感到心裏的矛盾,卻是壹時難以找到答案,只好隨之苦笑,下意識地又想要端茶,卻再次發現茶盞是空的,而他那雙渾濁的眼眸,也越加迷茫。
  此時,斜陽西下,霞光萬丈,李東陽的面色,卻更加不見安詳。
  他已經到了不再為自己命運而擔憂的年紀,到了他這個知天命的年紀,其實是是非非,生死榮辱,他早已看淡了。
  他唯壹所疑慮的,卻是自己眼睛所見,耳朵所聞,心所感知。
  ……
  就在葉春秋心裏焦急不已的時候,壹匹匹快馬從京師回來。
  對於京師的事,葉春秋已經越發的上心了,於是他要求壹切京師來的書信,壹切公文,都需他立即過目。
  他壹點都不敢耽誤大事。
  等到王華給自己修書的時候,葉春秋方才知道問題比自己想象中的還要嚴重壹些。
  陛下已經揚帆出海,壹路南下。
  眼下已經不可能勸回了,這壹到了海上,陛下就成了脫韁的野馬,想要制止,也已遲了。
  隨行的官兵、船工、匠人還有勞力,足足有三萬七千人。這是個不小的數字,而這個數字,卻並沒有讓葉春秋感覺到安心,因為他心裏牢牢記得李東陽的話,陛下若是遭遇了不幸,傳來了噩耗呢?
  是啊,誰能保證這三萬多人裏頭,沒有壹些為非作歹之徒呢?到了汪洋大海,壹切的律法和尊卑,都已經不存在了。
  甚至,某些心懷不軌之人,只怕早已安排了自己的心腹在水師之中了吧。
  葉春秋心裏著急,不禁在心裏罵著,朱厚照這個家夥,太讓人不省心了。
  可是現在,葉春秋卻只有無可奈何,自己是鞭長莫及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