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風流

上山打老虎額

歷史軍事

 本是個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腦,壹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成為士紳家族的壹個私生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九十八章 妳的心太大了

庶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

2018-7-3 19:48

  看著李東陽顯然於臉上的自信,還有著幾許得意的神色,劉瑾帶著幾分厭惡地看了李東陽壹眼。
  李東陽自是將劉瑾的臉色看在眼裏,卻顯得淡定從容。
  或者,這也是雙方不可理解之處吧,李東陽鄙夷劉瑾,是因為在他看來,劉瑾愚蠢,不是男人。而對自己的行為,卻總有壹個高尚的借口。
  他總能在這個經史中,尋出壹個為自己辯護的理由,比如……周公,要做周公那樣的人,想要天下歸心,而鏟除惡政,就該如此;還有霍光……畢竟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實踐了這樣的事,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他自認為壹切都是為了他心目中的正道。
  可是劉瑾對他的鄙夷,在是在於他的不擇手段,當然,劉瑾自己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往日也沒少幹齷蹉事,其實換做是其他人,他是完全可以不在乎的,他的心早就在許久之前,為了更好地在宮裏活著而變得冰冷,他的血也很久沒有熱過,可是偏偏牽涉到了陛下,這個他陪伴了許多年的主子,他這才開始有了不壹樣的反應。
  雙方目光交錯,各自都是若有所思。
  只須臾,劉瑾道:“李公,妳的心太大了。”
  李東陽則是淺笑著搖頭道:“非是老夫心大,只是放眼看去,天下滿是瘡痍,老夫要撥亂反正,就非如此不可。”
  劉瑾覺得再說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便只是嘿嘿壹笑,不可置否。
  這時候,總算有官員前來迎接了,是個禮部官員。
  此人快步上前來與大學士李東陽和劉瑾行禮道:“太子殿下聽說二公到了京師,本是在崇文殿主持廷議,請二位趕緊進宮去見駕。”
  劉瑾和李東陽二人,對朝中的規矩可謂是了若指掌,算算時間,今日並不是廷議的時候,可這個時候卻加開了廷議,必定是朝廷出事了,只是細細壹想,倒也能明白,陛下固執地要留在青龍,新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也已傳來,在這個節骨眼上,朝廷肯定是隔三岔五的要召開廷議討論。
  李東陽打起精神,道:“既如此,那麽劉公公,妳我盡快入宮覲見吧。”
  二人匆忙地自午門入宮,趕到了太和殿,果然看到滿朝文武都已經到了。
  太子朱載垚,才不過九歲,他不能坐在禦座,便在禦座邊加了個小墩子,為了不失威嚴,所以這墩子乃是成人大小,朱載垚很無奈地坐在上頭,兩條腿卻是吊著。
  只壹進殿,無論是劉瑾還是李東陽,都能感受到這滿殿彌漫著的焦慮氣息。
  新的時代要開始了。
  從前的大明,對草原上的各族,除了土木堡那壹次重創,其實壹直都保持著某種優勢,這既是因為蒙古人內部的分裂,當初的瓦剌和韃靼人相互攻伐,也來源於大明壹方面對其進行挑撥離間,同時占據了關外的許多關塞,以及對遼東的開拓。
  可是現在,這些優勢已經灰飛煙滅,因為土木堡之變,大明與瓦剌已有了不共戴天之仇,因此平衡的政策改為了聯合韃靼壓著瓦剌痛打,結果卻導致韃靼人成為了大漠之主,瓦剌已被韃靼侵吞。
  又因為大明的出關牧馬政策,將所有的重心放在了青龍,而現在,新軍的壹場潰敗,這青龍易手已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到了那時,遼東便岌岌可危,更是過了不多久,遼東只怕也要落入韃靼人之手了。
  更可怕的是,陛下現在還在關外,這意味著從前的優勢已經轉為了劣勢,那麽多百姓成了韃靼人的奴隸,大量的財富也將隨之易手,韃靼的實力將會變得空前的強大。這威脅,足以讓大明透不過氣來,宛如臺上頂著的魔咒,完全可以想象,自此之後,大明絕大多數的稅收,都將貼在韃靼之上。
  而陛下呢……
  陛下太不懂事了啊,他居然留在了青龍,卻是讓李東陽和劉瑾回了來。
  看著這兩個因為趕路而顯得風塵仆仆的大學士和司禮監稟筆太監,所有人沒有露出欣喜,而是沈默壹片。
  劉瑾和李東陽對著朱載垚行了禮,朱載垚的神情很落寞,顯得很是沮喪。
  亞父的噩耗,使他終於意識到,即便是強如亞父那般,也有失敗的時候,而這個曾令他感到可親可敬之人,從此再也不會見到,他心裏非常的難受,卻是無處宣泄。而自己的父皇竟然也留在了青龍,在那個地兒將要生死未蔔,這更使他寢食難安。
  朱載垚深吸了壹口氣,才對著李東陽和劉瑾道:“父皇命妳們回來,可留了什麽話嗎?”
  劉瑾正待發言,李東陽卻是搶先了壹步道:“回殿下,陛下確實留了話,陛下說,太子殿下年幼,而今監國,需求良臣輔佐,切切小心,治大國如烹小鮮,而今國家危亡,殿下更該要如履薄冰,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劉瑾看了李東陽壹眼,心頭已經淩亂了……
  陛下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啊……
  可是他嚅囁了壹下,卻終究是沒有揭穿李東陽!
  劉瑾比誰都知道,李東陽是在說謊,可是劉瑾也很清楚,李東陽敢說這些,正是因為他毫不擔心陛下還能活著回來,同時,他也知道自己若是被揭穿,那便形同欺君,是大罪,可是壹個已經得了大罪的人,還有什麽不能說的呢?若是把所有事都抖落出來,他劉瑾,也別想好活。
  只是這番話,顯然是別有深意的,因為作證的只有李東陽和劉瑾,若是陛下在青龍出了意外,那麽這就形同於遺詔了,而這番話的解釋權,顯然也只在李東陽和劉瑾的手裏。
  需良臣輔佐,那麽這個良臣是誰?是王華,還是李東陽?切切小心,要小心的是什麽?不可意氣用事,什麽事算是意氣用事,這裏頭的每壹件事,都值得推敲和玩味。
  壹些有心人似乎聽出了壹些什麽,可是無心之人,也實在不好計較這個。
  大家現在最急於想知道的,是得知關外的局勢如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