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風流

上山打老虎額

歷史軍事

 本是個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腦,壹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成為士紳家族的壹個私生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二十七章 該做個了斷了

庶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

2018-7-3 19:47

  等到二人坐到馬車裏,葉春秋才是壹臉認真地打量起曹公公,心裏卻是不由有著深深的狐疑,而且本心上,經過劉瑾,他實在對太監這類沒有太多的好感,所以也並不想跟曹公公打太深的交道。
  而曹公公口裏雖然噴吐著酒意,可是他的意識卻是很清醒的。
  壹個清醒的人,往往知道自己在幹什麽。
  他只是比較郁悶,比較糾結,比較頭痛而已。
  能對手撕鬼子有研究的人,即便他是太監,大抵心裏都有那麽點兒理想,比如讀書人的理想是立功立言立德之類,太監若是有理想,大抵就是槍出如龍之類的了。
  所以他進入了葉春秋的車內,卻很識趣地沒有坐在沙發上,這是鎮國公坐的位置,他不過是靠著車廂角落裏的壹處小矮凳坐下,身子蜷著,顯得有些拘謹。
  葉春秋倒是收起了打量的目光,隨手拿起了幾子上的茶水呷了口茶,方才本是有點微醉的葉春秋,此時也酒醒了,看著嚅囁的曹公公,道:“不知曹公公尋來,有何見教?”
  “鎮國公,咱和妳也算是有交情的……”曹公公老樣子地幹笑著道。
  葉春秋和顏悅色地道:“是的,當初我身陷囹圄,多虧了鄧禦史和曹公公趕來相救,春秋心裏壹直感激。”
  若不是還記得這事,葉春秋估計自己是懶得理曹公公的。不過現在看來,似乎這曹公公找他,並不是喝茶聊天那麽簡單。
  曹公公的臉色這才舒緩了壹些,道:“沒什麽,不過是奉命辦差罷了,咱哪裏當得了這個,鎮國公,咱來這兒,是有事要稟告。”
  葉春秋帶著微笑,看著他道:“還請曹公公賜告。”
  曹公公看著葉春秋道:“鎮國公可是襲了倭國?”
  這個消息,按理來說,沒這麽快送達的,畢竟倭國懸在海外,這時代又是海禁,很難有什麽確切的消息。
  不過市舶司收到那麽壹丁半點的風聲也不無可能,只是對葉春秋來說,還是太快了,葉春秋不由道:“市舶司的消息這樣的快嗎?”
  “不。”曹公公深深地看著葉春秋道:“不是市舶司的消息,是某些人得到的消息,咱也只是捕風捉影地聽到了壹些風聲而已。”
  “某些人?哪些某些人?”葉春秋似乎聽出了弦外之音。
  曹公公踟躕道:“鎮國公其實心裏明白是哪些人。”
  呃……
  這就好像是兜圈子壹樣,說到關鍵之處,給妳壹個曖昧的眼神,然後說壹句‘妳懂的’。
  說實話,葉春秋是真懂了。
  某些人,肯定是和倭國關系密切的人,想必艦隊壹到,襲了大阪之後,倭國的某些人就急不可耐地送了消息到了東南的某些大族這裏,曹公公好歹是這裏的地頭蛇,即便得不到確切的消息,多少也能聽到壹些風聲。
  葉春秋莞爾笑了,可以想象,這裏所說的某些人,現在壹定是急得跺腳了吧,他看著曹公公,聲音中帶著幾分慵懶地道:“公公說這些,想必意有所指吧。”
  曹公公咬了咬牙,比起葉春秋的從容,他的神色卻是凝重多了,隨即道:“現在鎮國公襲了倭國,等於是斷了有些人的命脈,他們已到了絕路,所以咱來提醒鎮國公,切記要小心哪。”
  葉春秋頜首道:“寧波之內有哪些是公公所指的某些人?”
  “這……”曹公公顯出了幾分為難。
  葉春秋哂然壹笑道:“不為難妳,不過開玩笑而已,他們蹦跶不起來的,到了今日,是該做個了斷的時候了。”
  他看著曹公公尷尬的樣子,心裏大抵了然了,曹公公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趨勢,壹旦秦皇島落成,又得到了貿易特許,寧波和泉州的市舶司,很快就要沒落,他現在是在‘平跑官’,有鑒於他這麽多年依然還在這裏打秋風,卻沒有調回宮中去,多半他的門路也是不多,否則何至於在這市舶司養老?
  看來這位曹公公,有點不甘寂寞啊。
  只是葉春秋對曹公公未必放心,但凡是太監,誰知道會不會和劉瑾這些人不清不楚?所以他也沒有表態,只是客客氣氣地道:“倒是有勞曹公公提了個醒。”
  寒暄了幾句,讓曹公公也有點摸不透葉春秋的想法,這個少年穩重老成,說話滴水不漏,讓人感到猜不透了。
  待馬車到了同濟堂,曹公公只好告辭,泱泱而回。
  葉春秋下了馬車,擡頭看著同濟堂,只見這裏燈火通明,差點炫得他有些睜不開眼。
  如今這同濟堂已經壹而再,再而三地擴建,早已今非昔比,門口許多人提著燈籠站著,多半是得了口信,所以壹直在此等候。
  “見過鎮國公。”眾人見到下了馬車的葉春秋,隨即齊聲行禮。
  這裏的人絕大多數是孤兒出身,都算是葉春秋將他們拉扯出來的,此時壹個個臉上帶笑,歡天喜地的。
  葉春秋看到許多熟悉的面龐,亦是露出會心的笑容,壹壹和他們打招呼,朝著每壹個人微笑,只是當目光觸及到壹個女子的時候,葉春秋卻是微微壹楞。
  此人正是王羲之……
  自他去了京師,就再沒有見過王羲之了,久別重逢,葉春秋的心情既是欣喜又是復雜。
  此時天兒有些冷了,王羲之穿著壹件紅布的夾襖,面容顯得有些憔悴,可是燈影下,依舊帶著淡淡的素雅。
  王羲之落落大方地朝著葉春秋看了壹眼,微微福了福身,目中帶著別樣的意味。
  葉春秋對她微笑道:“羲之,有勞了妳。”
  這句話自然不是隨口壹說,而是王羲之這個‘大賬房’確實辛苦。
  同濟堂已經開始開枝散葉,王羲之可謂功不可沒,其他的人,大多是將她們當做導購和女醫生培養,唯獨這王羲之,卻是管著賬務,漸漸的也開始接觸壹些管理,自從孫琦去了鎮國府,整個同濟堂大大小小數十家門店,每年成衣、珠寶、胭脂水粉、水晶的采買,幾乎是王羲之做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