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孤獨麥客

歷史軍事

“哚!”壹枝羽箭破空飛來,釘在盧懷忠高舉著的牛皮圓盾上。
箭矢的力量很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三章 考生與大義

晚唐浮生 by 孤獨麥客

2024-6-22 09:55

  洛陽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戰爭,而是新科進士放榜。
  科考是在三月末進行的。因為是新朝第壹次科考,故由禮部尚書裴禹昌親自充當主考官,最終名單折騰了好幾天,最終呈遞到了邵樹德案頭。
  在前唐的時候,不是什麽科的錄取士子都叫進士的。事實上這壹般專指考詩賦和策論的生員,因為這個科就叫“進士科”。
  邵樹德為了提高其他科目的地位,下令各科錄取者,皆稱進士。
  當然,這只是“小花招”,說起來好聽罷了,真正激發熱情,還是要給好處。
  今年科考他比較關註營建科。
  這個科目是國子監三大“雜學”之壹,即營建、冶煉、水利。
  營建科是第三年考了,情況令邵樹德有些失望,無論是報考的還是錄取的,都還是國子監那幫學生,且數量也很少,三年總共錄取了八人,目前都在工部為官。
  社會面還沒有參與進來,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裴卿,國子監營建科有多少學生了?”邵樹德問道。
  “七十余人。”裴禹昌答道。
  邵樹德若有所思。
  樂安郡王剛來洛陽的那年,他記得國子監營建科有三十多學生。三年過去了,學生數量變成了七十多,怎麽說呢,發展速度不慢了,但還是低於邵樹德的心理預期。
  “工部上疏,余動員關內、關北二道資財,修繕西都長安三大內。此事,朕欲營建進士來主導。宋侍郎,政事堂議壹議吧。”邵樹德吩咐道。
  “遵旨。”宋樂想了想,覺得這事稍有些不符合規矩,但也沒什麽,便答應了。
  西都長安三大內,從前唐僖宗那會便陸陸續續重建,樂安郡王在位時,也持續撥款修建,如今已經頗為可觀了。
  考慮到東都洛陽的上陽城已經完工,紫薇城也進入了後期,工部在邵樹德的授意下,上疏修繕長安三大內,也就是應有之意了。
  這是壹個不錯的機會,讓營建進士們大量參與甚至主導,給他們歷練的機會,讓他們露臉,積累功勞。
  壹切的壹切,都體現了邵樹德對他們的呵護與重視——這是真栽培啊。
  “明歲科舉,加‘水利科’。”邵樹德又對裴禹昌說道。
  “遵旨。”裴禹昌是傳統文人,心中縱然不願,又有什麽辦法。
  宋樂悄悄看了他壹眼,暗中搖頭。這個裴禹昌,還壹門心思要進政事堂,但他這副模樣,在聖人面前唯唯諾諾,什麽都不敢反對,縱然當了宰相又有何用。
  不過又想到了自己。大部分時候也不太敢反駁聖人的意見,唉,大哥不說二哥,都這個鳥樣。政事堂,已經快成為聖人的傳聲筒了。
  熬!只能熬了!熬到出現壹位“通情達理”的聖人為止。
  “這個裴格是何人?”邵樹德看完名單後,拿筆圈了壹人,問道。
  裴禹昌沈吟了壹下,道:“陛下,裴格乃前唐宰相裴遵慶之後,少有賢名。”
  “年齒幾何?”
  “六十有四。”
  “朕記得裴尚書也是裴遵慶之後。”邵樹德訝道:“好巧啊。”
  戶部尚書、同平章事裴樞微微有些緊張,稟道:“陛下,裴格乃臣之大兄。”
  邵樹德“恍然大悟”,道:“真的很巧。”
  裴樞後背隱有汗意。
  “裴格的策論朕看了,寫得很不錯。”邵樹德展顏壹笑,道:“只是這個年紀……這次便算了,明歲科考,不管何人主持,都註意著點。朕不想再有什麽五老榜了。”
  “遵旨。”幾人壹齊應道。
  “過幾日便安排殿試吧,朕要親自出題考校。”邵樹德說道:“對了,今歲可有河北、江南士人參加科考?往日滯留的不算,朕問的是新來之人。”
  “陛下,河東、河北、淮南諸州皆未推選新人入京。”裴禹昌答道。
  前唐時的規矩,各考生先在本州本縣考,考完後再來京城。
  壹般來說,上州有三個名額,中州兩個,下州壹個。如果本州有才學特別出眾的士人,也可以多推薦。
  這些人入京之時,會攜帶本州“解狀”,州裏也會把選拔考試的試題、考生答卷壹起送到京城,交由禮部重新審核,然後這些人便可與國學體系下的學生壹起參加考試了。
  邵樹德方才那番話,問的就是那些不遵奉新朝,仍然沿用舊唐天祐年號的藩鎮,有沒有新推薦士人入京考試。
  現在他知道了,沒有。
  或許是因為時間倉促,沒來得及。畢竟南邊那幾個藩鎮在幾個月前才上表稱臣,以這會的交通條件和辦事效率來看,有可能來不及推薦本州士人入京考試。
  也有可能是別的原因,即他們壓根就不承認新朝,自然不會讓本州士子來考試了。
  稱臣這種事情,可不僅僅是壹紙冊封書那麽簡單。首先妳要上供,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其次在科舉、刑獄、戶口等方面,要納入朝廷的體系。
  說到底,這就是壹個站隊和態度問題。
  “明年科考仍在三月末或四月初。”邵樹德想了想後,說道:“今冬諸州可能會有士人入京,朕會親自見壹見,妳等做好準備。”
  按照傳統,經歷了各州選拔考試的士人在得到推薦名額之後,當地會舉辦鄉飲酒禮,由本州德高望重的耆老、宿儒到場,為學子送行。
  考慮到壹個州壹般也就壹到三人,這個儀式是非常隆重的,也是非常有面子的——邵樹德東巡之時,登州還因為用度不足,而沒有舉辦鄉飲酒禮,直接就讓學子上路了,州縣上下為此十分愧疚,可見其重要性。
  安史之亂前,各州學子壹般與朝集使同入京,路上可以蹭吃蹭喝,不用花錢。
  安史之亂後,因為不是每個州都派朝集使入京了,於是地方上幹脆發給路費,讓學子自己去——沒考上滯留在京城的,他們的解狀仍然有效,但地方上卻不會發給路費了。
  學子入京之後,先到戶部對檔案,核實身份,然後再到禮部報到。
  皇帝有時候會接見這些學子,壹般安排在冬季。去年因為東巡,邵樹德沒有見,而是由折皇後代為見面,賜下壹些小禮物。
  “諸州學子,在地方上不是無名之輩。”邵樹德又道:“咱們要爭取這些人的投向朝廷。他們來洛陽參加科考了,就意味著朝廷的影響力日漸增強。天下事啊,不能光靠打打殺殺,而今開國立制了,須得多用廟謀,利用好這個正統大義名分。錄取名單略略調整壹下吧,朕記得有不少考過多次的外鎮學子,如果確實能力出眾,便多錄取幾個,然後放出榜去,卿等當明白朕的苦心。”
  “陛下聖明。”宰臣們應道。
  世上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早開國有壞處,當然也有好處。
  壞處是成為眾矢之的,好處也很明顯,只要妳撐住了,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強,吸引天下諸州的人才來投效。
  ……
  “陛下,山南西道有軍報傳來,秦王與西川軍大戰數次,三勝壹負,俘斬賊軍逾萬。果州已為王師克復。”安國女道士觀內,內侍王彥範低聲稟報道。
  他的上身微微前傾,目光落在地上,不敢隨意亂看。
  安國觀之內,婦人眾多,個個身份敏感。最絕的是,很多人還是被王彥範弄來的。
  “當年令尊僭位,朕也是迫不得已。”邵樹德仿佛根本沒聽見王彥範在說什麽,這個昏君狗皇帝正在給壹少女披上襦裙。
  少女來的時候很小,養了這麽多年,終於長大了。像她這類人很多,邵樹德經常過來嘗嘗鮮,拓跋蒲知他喜好,將每個女人的背景、來歷都整得明明白白,以為助興。
  “好好陪妳母親吧。”邵樹德揮了揮手。
  少女流著眼淚,壹瘸壹拐地走了。
  “吾兒打得不錯嘛。”邵樹德坐回了胡床之上,招了招手,乳娘抱著壹孩兒走了過來。
  “告訴承節,沈住氣,穩紮穩打。三川之地,最大的敵人不是李茂貞,而是山川地理,勿中了賊人奸計。”邵樹德壹臉欣喜地看著懷中的孩兒,隨口吩咐道:“還有,給高仁厚傳旨,讓他把著點大局。承節壹路南下,打得太順了。少年郎難免氣盛,小虧可以吃,但別出事。”
  “遵旨。”王彥範應下了。
  嬰兒已經睡著了。邵樹德小心翼翼地抱了壹會,又交給乳娘。
  這是唐淑獻皇後給他生下的兒子,才四個月大,邵樹德十分寶貝,最近已經過來看了好幾次了。
  他想把何皇後納為嬪禦,但有賊心沒賊膽。思來想去,決定狠揍李克用、王镕、盧彥威、李茂貞等人之後,再來幹這事。
  “還有什麽事?”邵樹德又問道。
  他知道,王彥範這種身份的人,巴巴地跑來安國觀,顯然不是來給他把風的,而是有要事。
  “回陛下。”王彥範答道:“威勝軍南攻嶽州。鄧進忠率軍迎戰,折帥敗之。湖南馬殷聞訊,遣兵北上救援。”
  “就這事?”
  “還有壹事。”王彥範又道:“潤州刺史安仁義為楊行密誅殺,宣州田覠懼,舉兵造反。蘇州刺史楊師厚舉棋不定,有可能投向錢镠。錢镠遣使入京,請朝廷發大兵南下,攻滅楊行密。”
  “錢镠打的好算盤。”邵樹德哈哈壹笑,道:“其子在國子監讀書吧?”
  “是。”
  “讓他到東都苑來見朕。”邵樹德起身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