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只是舉個例子
重生之地產大亨 by 八爪章魚
2022-9-14 22:07
小麥寶和小麥基金的事情就此告壹段落,雖然說這事隱患很多,但暫時也只能這樣了。淘寶開賣余額寶,拿到的錢對接進入小麥基金裏,小麥基金立即就成為貨幣基金市場上的巨無霸,規模遠遠超過其他貨幣基金。這麽大的規模,再加上文雪的存在,收益率比其他貨幣基金高不少。因此其他各路跟風的奪寶奇兵們也被黃文斌壹壹談了下來,不管是什麽寶,也不管號稱的收益率多少,反正賣出去以後都是要到小麥基金這兒來的。
這還帶來了壹個額外的好處,本來後起之秀們做宣傳的時候,照例都要踩壹下前輩的。上輩子那些什麽寶,壹推出不是號稱“收益率超過余額寶壹倍”,就是說“轉賬回購比余額寶更快,當日可收”,再不然就是“具有多重保險措施,比余額寶更安全”,可這壹次因為大家都要去小麥基金,根本沒得黑,只好來個“比小麥寶更加方便”。
但說歸說,真想比小麥寶購買方便談何容易,兩億多臺小麥手機,隨便點壹下小麥商城就能買小麥寶。就算沒有小麥手機,其他手機和電腦上照樣可以裝小麥商城,同樣可以買。這寶那寶多了,間接宣傳了這種零散資金理財,小麥寶反而更加出名,消費習慣培養了起來,買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最後形成的格局,就是余額寶和小麥寶兩強並立,相差不多,遠遠領先於其他奪寶奇兵們。
不過黃文斌覺得很納悶的壹件事,就是余額寶和小麥寶加起來,都沒有余額寶上輩子的成績好。看來看去,各種分析,黃文斌終於恍然大悟——上輩子余額寶是2012年才開始發售的,那時候社會上的流動資金遠遠超過2010年,所以有理財需要的資金也大大超過2010年。從四萬億開始,為了維持經濟增長,每年國家都會釋放大量的流動資金,M2(也就是廣義貨幣)每年都是幾萬億幾萬億的增長,從2012年到2010年,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年,但形勢是完全不壹樣的。
如果穿越的是文雪或者方天和這樣的金融專家,肯定是早就已經明白了。黃文斌對金融是個門外漢,又不能拿出來請教,所以才糊塗了這麽長時間。幸好也不會有人知道黃文斌犯了這麽大的錯,大家都以為黃文斌高瞻遠矚,壹舉推出小麥寶這樣的創新金融工具,又和四十大盜以及其他網絡公司達成了協議,進壹步壟斷了零散資金的理財市場,簡直就是神來之筆。
於是小麥手機的股票壹路往上沖,從37壹直到45塊才停下來,小麥手機的流通市值壹舉沖過九千億,眼看萬億在望。
“虧了,真是虧了!”馬淑珍唉聲嘆氣的說。
“虧什麽啊,妳胡說八道什麽呢。”文雪很不滿意的說。
“發行價才15塊,幾個月的功夫,現在都45塊了啊!漲了三倍啊!”馬淑珍說,“早知道就不應該發這麽低,那個什麽國星證券真是沒用,還說什麽15塊已經很高了,高個屁啊。本來說可以按照20塊發的,結果連20塊都沒守住。以後看看還有誰肯找他們做發行,活生生低了三倍呢。要是用45塊錢發行的話,我們壹下子就能夠籌集到九千多億呢。”
“淑珍妹妹,這怎麽可能啊。”文雪說。
“就算不是45塊,30塊我們也能拿到六千億。”馬淑珍說,“有六千億有什麽幹不成。”
“當時十五塊差不多是16倍的市盈率,的確是低了點,不過20塊已經差不多了,妳要30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文雪說,“後來之所以能到36塊,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現在能到45塊,那是因為小麥基金成功了。妳招股的時候就用30塊來招,那有誰肯買。壹開始就來個三四十倍的PE,這又不是納斯達克。”
“雖然是這麽說,可還是覺得吃了大虧。”馬淑珍說。
“也沒什麽吃虧的。”黃文斌說,“股價越高,我們手裏的股權就越值錢,現在都五六千億了,可惜還要兩年多才解封。”
“解封了也不賣啊,小麥手機前程無量。”馬淑珍說。
“也不是這麽說,還是要賣壹點的。”黃文斌說,解封的時候還好,再過兩年,黃文斌都不知道手機發展趨勢會怎麽樣,那時候就只能拼真本事了。要說黃文斌的真本事,那可真不怎麽樣,看看小麥寶就知道了,賣來賣去也就是幾百億的規模,直到借了余額寶的東風才突破千億,再加上其他奪寶奇兵們的烘托,終於上了兩千億。
“難道妳缺錢?”文雪問,“不缺錢不可能會賣這麽值錢的股票吧。”
“怎麽可能會缺錢呢,我們小麥手機幾千億現金。”馬淑珍說。
“到時候可能會有壹個項目。”黃文斌找了個借口。
“什麽項目?”馬淑珍和文雪同時問。
“當然是……地產項目。”黃文斌說。
“妳不是說地產很快就要迎來撼動了嗎?”馬淑珍問。
“是,是啊。”黃文斌說。
“那妳還做什麽地產項目。”文雪也問。
“這個這個……”黃文斌壹時想不出來,“反正有好大個項目,雖然說地產將會迎來寒冬,但也不是沒有賺錢的機會。”說著說著他忽然想到了壹個,“就好像我們那個芯片工廠,海老爺子答應劃撥壹大批土地過來,光是用來建廠房那也太可惜了。順便可以建壹大片小區,給開發區做配套建住宅樓。好歹這也是京城的範圍啊,建起來應該能賣出去。”
“賣個鬼啊,那都是縣區,得八環才能到,現在才剛健六環。”文雪說。
“是啊,交通太不方便了,妳從市中心去只能開車,得兩三個小時,有這麽多時間,搭飛機都到瀘市了。”馬淑珍說,“京城賣樓,只有壹個要點,就是看離市中心有多遠,三環不如二環,四環不如三環,五環不如四環,六環又不如五環。雖然說南五環北五環有多不同,但基本上都是這樣。至於下面那些窮縣,根本沒人在乎,不通地鐵沒有高速公路的地方,壹錢不值。”
“對啊,要修地鐵修高速嘛,所以要很多錢。”黃文斌順口說。
“妳想自己修壹條地鐵過去?”文雪急切的問。
“這有可能嗎?”馬淑珍問,“修地鐵很貴的吧。”
“我只是舉個例子,也不是說真的要修地鐵……”黃文斌說的話完全沒人在意。
“京城地鐵四號線的例子,修壹公裏大約需要五億,開發區距離市區大約壹百公裏,那就是需要五百億。”文雪說,“這個數字很大,但不是完全負擔不來。我們有好幾千億的現金儲備,五百億不算什麽。”
“修完了難道能把地鐵交給我們運營嗎?就能能給,也賺不了錢的啊,全世界的地鐵都是虧本的,這五百億不是白白扔了出去,我們錢再多,也不能這麽浪費啊。”馬淑珍說。
“全世界的地鐵都是虧本的,只有壹個地方例外,那就是香港。而香港地鐵之所以能賺錢,是因為包含了地鐵上蓋的物業。”文雪說,“地鐵本身是虧錢的,但是地鐵沿線的開發肯定能賺錢。所以我們根本就不需要什麽地鐵的運營權,出錢把地鐵修好,把地鐵扔給市政府運營,我們只要拿到地鐵站點周圍的開發權就行。”
“人家不可能把站點周圍的開發權全都給我們吧。”馬淑珍說。
“我們兩家聯起手來,怎麽也能拿到壹大半吧。”文雪說。
所謂的兩家,當然就是海家和文雪背後那位。海關楊現在生不如死,海家其他人也跟著壹起撲街了。海清泉重掌海家大權,他自己不在官場,其他人也靠不上,唯壹有那麽壹點指望的就是馬宇。作為馬宇唯壹的女兒,黃文斌的情人,小麥手機的高管,馬淑珍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就是文雪,也要平等相待。
“就算能拿壹大半,開發之後能不能賺錢,能賺多少錢,這都說不準呢,五百億的支出能不能收回來?”馬淑珍問。
“這我就不知道了,實業的事情,還是得問黃老板。”文雪說。
馬淑珍和文雪兩個人壹起看著黃文斌,他只好說:“我哪知道。”
“文斌妳以前做生意從來都不會看錯,這壹次也不會例外吧。”馬淑珍說。
“這壹次就是看不準。”黃文斌說,他哪裏知道自己做壹條地鐵線路能不能賺錢,上輩子又沒有先例。
“妳也看不準啊?”馬淑珍很失望。
“當然看不準了。”黃文斌說,“我只是舉個例子罷了。”
“其實妳已經看準了,這麽說只是在騙我們對不對?”文雪問。
“我騙妳們幹什麽。”黃文斌只是剛剛有這麽壹個念頭罷了,什麽調查研究都沒做,“這只是舉個例子。”
“那妳賣股份幹什麽,只為了個例子嗎?拿著例子也太值錢了。”文雪說。
“賣股份當然是為了籌錢。”黃文斌說,“這幾年房地產要步入寒冬嘛,房子賣不出去,資金不能回籠,資金鏈斷了,房地產商就會破產。可是他們又不能降價,大樓商鋪都已經抵押出去了,壹降價就要重新估值,就要籌錢還貸款,他們本來就缺錢,哪裏來的錢還貸款,破產更快。很多中小型的房地產商都熬不住,到時候就能挑優質資產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