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

七七家d猫猫

都市生活

万里无云,烈日当空,蔚蓝的天空如同水洗过一般,干净而清澈,绚烂的金色阳光毫无阻碍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944章 联手霸榜

灾难艺术家 by 七七家d猫猫

2023-5-18 20:00

  “施密特湾”,口碑飘红,一片赞誉;但是,在“奇怪的事”面前,却根本说不上话,风头全部被抢尽,因为——
  “奇怪的事”爆了。
  大爆特爆,铺天盖地,轰轰烈烈。
  媒体综评,88分。
  美味佳肴,美味度95%,评分9.0;流行度,97%。
  青竹,9.2分。
  有对比,就有差距,不是“施密特湾”不够好、不够爆,而是因为“奇怪的事”呈现出全面井喷的姿态。
  两部作品同一天上线,不可避免地被摆放在一起,整个赞誉狂潮的落差顿时就凸显出来,进一步成就后者的井喷。
  以至于网络上流传一个段子:
  陆潜的幸福烦恼。
  平均八十分的剧集被淹没了,就因为另外一部同期作品是均分九十,一部好剧遇上了另外一部好剧,一部爆款遇上另外一部爆款。
  本来期待着两部剧集瞄准不同用户群体,一部喜剧一部科幻,循序渐进地打开市场,结果算盘全部被打乱。
  看看人家入宅,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诚诚恳恳、兢兢业业,每部作品都在担心市场的反馈信息,结果回声才一登场,两部作品就一前一后爆了,将这股流媒体狂潮推向一个不可思议的全新高度。
  这算是,幸福的烦恼吗?
  但是!
  为什么呢?
  为什么偏偏是“奇怪的事”呢?为什么数不胜数的新剧之中,却是“奇怪的事”脱颖而出呢?这部剧集具备什么大爆特质吗?
  其中,最大原因应该就是:
  元素杂糅得恰到好处,一切都刚刚好。
  剧集将八十年代的各种创意作品和复古元素,结合儿童视角、超自然现象、潜在怪物等等老套的情节,重新排列组合,工整而严谨得堪比教科书,每个角色都严格地按照人物设定和现实困境进行塑造。
  严谨程度,令人印象深刻,不需要依靠人物犯蠢,就能够推送剧情。
  最重要的是,叙事流畅,行云流水,第一季八集的故事,全部一口气放出,让观众能够一气呵成地看到结局,并且保持对第二季的期待值。
  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就能够见功力了。
  套路,从来都不是问题,作品本身的完成质量才是——
  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和“解除好友”、“突袭”一样,单纯从故事来说,没有特别新鲜的东西,毕竟电影和剧集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已经遭遇壁垒,观众越来越挑剔的根本原因就是:
  见过世面了。
  那么此时,想要打破套路惊艳观众,也就难上加难了。
  但是!
  套路这件事,就好像烹饪大师一样,面对一堆经典的老套的熟悉的食材,但只要掌握火候和工序,就能够烹饪出令人食指大动的完美料理,同样能够让人胃口大开、大快朵颐。
  “奇怪的事”,就是如此。
  短短不到二十四小时,“奇怪的事”就已经登顶热搜榜冠军宝座,摧枯拉朽地拉动超过两亿的汹涌流量。
  数据,直接和位于热搜榜第二的回声拉开差距,以至于同样位于热搜榜第十位的“施密特湾”惨遭忽略。
  其实,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施密特湾”也同样成功了——
  正如陆潜的计划,瞄准喜剧市场,以轻盈的、简单的、轻松的剧集,在脚不沾地的繁忙社畜生活里,短暂地令人放松下来,这部质量不俗、题材特别的喜剧已经杀出一天片。
  只不过……“奇怪的事”的爆发太轰动太震撼太冲击,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横扫榜单,引爆眼球。
  然后,两套剧集的闪亮登场也就让这个全新的流媒体平台持续刷屏。
  也就是说,前一天,人们还在讨论回声,关于这个流媒体平台的种种讨论不绝于耳,争议和抗议漫天飞舞。
  紧接着后一天,人们就已经忘记了抵制回声这回事,因为“奇怪的事”征服了他们,讨论热度全面引爆,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一时之间就成为了现象级作品,人人都高呼着:
  “回声!第二季,请快点!”
  “回声爸爸,听我说,谢谢你。”
  “一个晚上刷完第一季,现在就开始敲碗第二季!”
  还有人对回声不满吗?
  当然有。
  但是那些不满都已经被“奇怪的事”的好评、赞扬、讨论全面淹没,这也直接证明了,“内容为王”依旧是铁律。
  只要回声能够持续不断提供优质内容,那么陆潜的构想就能够实现!
  当然,真正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优质内容”。
  那么,在回声没有公布第一周数据之前,到底应该如何证明“奇怪的事”火到一塌糊涂呢?
  持续攀升的讨论流量?铺天盖地的话题标签?全网热议的狂潮?还是专业媒体到大众媒体的赞誉?
  全部都不是。
  而是——
  青竹的评分标记人数。
  一周时间,“施密特湾”的评分标记人数就已经突破五万,成为今年上半年来第二部标记人数突破五万的新剧。
  从这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得益于回声的势头,“施密特湾”确确实实引爆了关注,并且收割了一批支持者。
  在电视全面低迷、剧集群魔乱舞的当下,一部情景喜剧能够强势回春,着实难得。
  那么,“施密特湾”是第二部达到如此高度的剧集,第一部呢?
  难道是入宅的剧集吗?
  显然不是。
  答案揭晓——
  “奇怪的事”,一周之内,标记评分的人数就已经突破三十万。
  数字,没有看错,确确实实就是三十万,整整是“施密特湾”的六倍有余,并且还在搭乘火箭扶摇直上。
  这就是剧集火爆的直接证据。
  当然,真正的专业人士,或者挑刺人士,此时就会说,标记评分,并不意味着真正看过,可能只是凑热闹而已,他们需要等待回声的官方数据,才能够证明。
  对此,回声的官方回应是——
  回声,短期之内将不会公布任何剧集或者电影的点播率,网页/应用程序显示的排名也只有顺位没有具体数字。
  相对应地,回声将会以季度为单位,公布付费订阅用户以及免费试用用户的数字,作为一项参考数据。
  继取消评分、弱化榜单之后,回声进一步打破业内的固定认知,这次,人们已经见怪不怪。
  业内的普遍猜测是,回声担心点播率数字太难看太寒碜,影响信心,所以限于内部浏览,而且蓝鲸影业和回声都暂时没有上市,依旧属于私人企业,即使拒绝公布数字也无可指摘。
  入宅,也同样如此。
  不过,回声不公布,业内人士就束手无策了吗?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