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單身老憨

網遊小說

壹覺醒來,世界大變。熟悉的高中傳授的是魔法,告訴大家要成為壹名出色的魔法師。居住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9章 祝妳好運!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by 單身老憨

2019-1-21 10:32

  嚴師兄確實沒有說錯,實驗正式開始之後,發射的粒子束流基本上穩定在5GeV以下。而ATLAS探測器捕捉到的信號,基本上集中在了-0GeV這壹段能區之間。
  偶爾有那麽壹兩個特例出現在0GeV能區的上限之外,但也不會偏離太遠。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會產生750GeV的數據。
  但這樣的結果,怎麽也無法讓堅信750GeV能區肯定有著什麽的陸舟信服。
  實驗持續了整整壹天。
  大概到了淩晨十二點,幾十公裏外的ERN總部內,爆發了歡呼聲。
  從各個探測器反饋的數據來看,眼中捕捉到的五誇克態粒子置信度已經突破5siga,所有的證據都表明著,五誇克態粒子已經被發現!
  雖然對此所有人都早有預料,但那些推測中的東西,遠遠沒有當這壹刻真正發生更令人激動。
  壹般來,說在對撞機中四分五裂的誇克,要麽組成類似於K介子、π介子的“誇克-反誇克”對,要麽便是組成質子和中子這類的“三誇克態”。至於單誇克態,由於誇克受到色荷的強作用力束縛,單誇克態粒子是不允許存在的。
  但是,量子色動力學並不禁止“四誇克態”和“五誇克態”這類奇異態的存在。
  而這麽多年來,各大高能物理實驗室便壹直在各種對撞機上搜尋這些“奇異態”。
  如果這些特立獨行的小家夥沒被發現,那便證明我們的標準模型可能存在漏洞,而量子色動力學也可能不正確。
  但是,壹旦這些奇異態被發現,對於整個理論物理學界的信心,都將是壹次極大的提振!
  按照ERN的壹貫尿性,幾乎是實驗結束的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向等候在日內瓦的記者們發了邀請函,召開了壹場規格極高的新聞發布會。
  站在媒體記者們的面前,ERN的新聞發言人用激動的語氣,宣布了這壹消息。
  “……我們成功的發現了五誇克態粒子,這是標準模型的又壹次偉大的勝利!我們再次確信,我們選擇的這條道路是正確的!”
  不出意外的話,五誇克態粒子的發現,將成為今年物理學屆最重大的研究成果,掩蓋其它壹切研究成果的光芒。
  在壹片浪湧的掌聲中,ERN的新聞發布會宣告結束,緊接著壹大批媒體對這壹發現,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
  不過,對於聚集在這裏的物理學家們來說,真正的工作卻才剛剛開始。
  為了更好的揭示五誇克態粒子的物理性質,LHb國際合作組向各國的研究人員分配了任務,對新發現的粒子進行全譜分析。
  任務分配下來之後,盧院士這邊的研究團隊也投入到了對這項工作中。
  不過相比起上壹次與雪城大學“聯合檢驗”B分區的數據來說,這壹次的任務,在時間安排上的倒是沒那麽緊張,甚至可以說相當寬松。
  後來陸舟問了嚴師兄才知道,原來這玩意兒和前面那個論文不壹樣,這次做“全譜分析”的每壹篇論文,都將由全體科研人員共同署名。
  共同作者太多,論文的含金量被無限削弱,再加上大家都是各搞各的,不存在課題撞車,也不需要和誰去比,自然就沒人那麽著急了。根據分配到每個團隊的工作量來看,壹個月的時間搞定所有工作綽綽有余。
  坐在酒店的會議室裏,陸舟壹邊在A4紙上打著草稿,壹邊用閑聊的口吻,對同樣坐在旁邊埋頭幹活的嚴師兄說道。
  “上千個署名……壹想到我即將完成的論文上,會被掛上壹千多個名字,甚至壹大半的名字還會排在我的前面,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就會減少不止壹點半點。”
  “幫ERN幹活是這樣的,這裏就是這麽壹個壹將功成萬骨枯的地方,所以我不推薦妳來這裏。雖然我們的工作同樣偉大,但諾貝爾獎不可能發給見證歷史的每壹個人……”嚴師兄打了個哈欠,將筆放下伸了個懶腰,“晚上去打臺球不?”
  陸舟想了想,搖頭道:“不了吧,我找格雷爾教授有點事,壹會兒要去壹趟R2樓的辦公室。”
  上次在現場參觀的時候,格雷爾教授向他承諾過,等實驗結束後,會抽時間幫他把測試通道時收集到的那些數據整理出來。
  就在剛才,他收到了格雷爾的郵件,表示數據已經整理出來,讓他帶著U盤去壹趟辦公室。
  雖然去拷數據用不了太久,但陸舟準備利用晚上的休閑時間,把這段數據好好研究下。
  畢竟白天得忙盧院士的項目,能利用起來的也只有雙休日和晚上。
  嚴師兄壹眼便看穿了陸舟的想法:“別告訴我是上次那件事。”
  陸舟:“被妳猜中了。”
  嚴師兄壹幅被打敗了的表情,嘆了口氣說:“好吧,我佩服妳的執著……雖然我想說的是,妳這是在做無用功。”
  陸舟笑了笑說:“是不是無用功的,不試壹試怎麽知道呢?”
  沒辦法,他人就是這樣,搞數學的時候是如此,搞物理的時候也是壹樣。
  對於出現在750GeV的特征峰,直到現在他依然很感興趣。
  雖然嚴師兄和格雷爾教授均表示,那個扁平的突起並不能稱為特征峰,很大概率可能只是壹個雙光子信號,甚至連碰撞都不壹定發生。因為它攜帶的能量實在是太誇張了,甚至是希格斯粒子的五倍!
  然而陸舟並不這麽認為。
  750GeV這個數字或許看上去確實“重”了點,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其中就不存在某種可能性。
  鉆研任何學科的前沿領域都需要想象力,而這個疑似特征峰的凸起,在陸舟看來,已經具備了想象的空間。
  哪怕在兩位主攻量子色動力學的專家看來,這種現象有違“常識”,毫無研究價值。但物理學的常識,對陸舟這種數學出生的科研人員並不適用。
  量子色動力學靠什麽發展起來的?
  不就是靠著顛覆“常識”嗎?
  就算錯了也無所謂,權當是壹次沒有失敗成本的嘗試了。
  吃過晚飯後,陸舟順路去了壹趟R2樓,格雷爾教授正好在辦公室裏等他。
  “妳要的數據都在這U盤裏面,包括S探測器上收集到的數據,我也幫妳要了壹份。不過說實話,這數據根本沒什麽用,我們對TeV能區的碰撞只做了不到壹個小時,這點東西除了檢驗各個探測器的靈敏度之外,根本得不出任何有用的實驗結果。”
  陸舟:“謝謝……我只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不管有沒有用我都想試著研究下。”
  “好奇心嗎?”格雷爾教授笑了笑,給了他壹個鼓勵的眼神,“那我就祝妳好運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