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瀚海唐兒歸

人到中年紙老虎

歷史軍事

這裏應該還是西北某處,張超伸手在門口被風沙侵蝕的斑駁土墻上扣了扣,這是他唯壹能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六十二章 鳳閣二十五忠

瀚海唐兒歸 by 人到中年紙老虎

2024-2-5 23:15

  敦煌,就在原本沙州張家的祖宅旁,壹座國王規格的家廟拔地而起。
  張昭大婚的三天後,歸義軍上下將官全部都匯聚到了這裏,舉行祭祀、告慰祖先的儀式。
  如今河西隴右算是完成了壹統,張昭以十八州歸國,這裏終於可以算得上是國家之地,歸義軍幾代人的夢想,已經完成。
  而原本歸義軍的兩大敵人,雪域上的吐蕃人,在小冰河時期徹底的沒落了下去。
  有深仇大恨的甘州回鶻藥葛羅家幾乎被族滅,只能下了三兩只旁支。
  九十年來,歸義軍從來沒有什麽時候比現在更加強大。
  祭祀完張義潮,張昭帶著眾人返回,就在原本張承奉的宮殿-金山宮中大宴群臣。
  此次歡宴,不但歸義軍的群臣參加了,張昭嫡母奉天公主,於闐金國太子李從德也參加了。
  眾人歡聚在壹起,縱酒高歌,大口吃肉,也沒分什麽文武,也沒什麽刻意的上下尊卑。
  壹如當年張昭率領眾人,壹舉擊垮薩曼波斯納斯爾二世,在布哈拉的阿爾卡禁城中那樣的歡聚。
  不得不說,接受過系統帝王家教育的奉天公主,確實是個不錯王太後。
  她歡唱豪飲來者不拒,還以張昭的名義,將他從於闐帶來的波斯胡姬分賜左右,應對十分得體。
  飲宴足足持續了三個時辰,而到了這時候,就是大賞諸臣的時候。
  趁著勢力初創,張昭很幹脆的結合宋明兩朝制度的某些成功之處,將他這韓王府的行政體制,做出了頗多修改。
  韓王之下,分為軍政兩塊,政治方面,置左右長史各壹人,加上心腹掌書記郭天策輔佐張昭,壹內兩外。
  左右長史下,置吏戶禮兵刑工六曹,長官為參軍,署吏為主薄、書記等,以此對應明朝六部。
  此外,還設立馬曹和商曹兩個額外機構,這兩曹壹個負責繁衍戰馬,壹個負責河西商業,由張昭親自管理。
  不過此時還不能和印刷術大發展後,遍地讀書人的情況相比。
  所以不能直接以八曹參軍完全分擔政務,必須要以左右長史來統轄。
  張昭按唐時慣例,以左為尊,左長史管轄吏、戶、禮三曹參軍,右長史管轄兵、刑、工三曹參軍。
  這如果在明代來看,左長史定然是最尊貴的,但在這個時代,還真不壹定。
  張昭這裏,兵曹參軍分管軍隊後勤,核功驗賞,傷兵安置,甲胄的分發和收回,餉銀的發放,團結兵的組織,明顯屬於最重要的部門。
  同時工曹負責甲胄、器械、火藥、旋風炮等的研制和生產,權力同樣很大。
  所以這左右長史,是壹個位尊,壹個權重。
  地方上,張昭仍然采用道-州-縣的管理模式。
  河西隴右節度大使下轄河西道與隴右道,不設立河西道大使和隴右道大使,只設立副使。
  各州長官為刺史,但刺史不能管軍,下設推官、判官為佐貳官,各縣設縣令、都尉等。
  軍隊方面,還是以歸義軍為號。
  在瀚海鎮與玉成鎮之外,增設武威鎮、鷹揚鎮與雄武鎮三鎮,總共五鎮。
  武威鎮由六部漢兒和蘭州漢兒組成。
  鷹揚鎮主要由鄯州七部以及洮、會、原三州諸羌與黨項士兵組成。
  雄武鎮則以剛剛收服的秦州雄武軍加上河州和渭州漢人組成。
  另外張昭還從涼州六部,蘭州漢兒,鄯州七部,諸州黨項、河渭漢兒中,抽調雄壯善射者三千人,編入憾山都。
  至此,直屬於張昭憾山都到達了九千人以上的規模,馬步軍皆有,還有旋風炮和分金都這樣的特殊兵種。
  框架搭起來了,剩下的就是封官問題。
  張昭任命嶽父曹元忠為河西隴右節度副大使、左長史兼涼州刺史,把他調離沙州,到涼州來給張昭抓民政。
  舅父宋善通為隴右道副使,右長史、涼州推官兼刑曹參軍。
  慕容信長的祖父慕容歸盈為河西道副使,沙州刺史,替張昭鎮守西部,升官的同時,把他從老巢瓜州調了出來。
  郭天策為韓王幕府掌書記,另外還掌管兵曹。
  曹延明遙領肅州刺史和象征心腹的掌書記壹職,實任工曹參軍。
  小姨媽李若柳的長兄李若愚,為洮州刺史。
  小舅子曹延祿為伊州刺史兼充沙州鎮守使。
  沙州鎮守使這個特別的官職,是為了讓曹延祿率壹個營的兵力鎮守沙州,以及以後鎮守伊州所用。
  賈言昌則拿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蘭州刺史壹職。
  軍隊方面:
  陰鷂子為歸義軍副軍使,瀚海鎮總兵,這位表兄沈穩善守,張昭五個軍鎮中,最重要的瀚海鎮由他掌管最為合理。
  劉再升為玉成鎮總兵、原州刺史,統帶玉成鎮和鷹揚鎮各壹個營,鎮守原州,窺視關中。
  馬殺才為武威鎮總兵、會州刺史,統轄兩個營,面對靈武節度使所在的朔方。
  馬鷂子為武威鎮副總兵、河州刺史,統轄兩個營在河州鎮守。
  閻晉為隴右道副使、歸義軍副使、雄武鎮總兵、秦州刺史,負責鎮守秦州。
  這是張昭之下的軍中第二人,壹邊防備鳳翔的秦王李從曮,壹邊防備後蜀。
  氾全為瀚海鎮副總兵,第二營指揮使,鄯、廓二州刺史,鎮守這兩個高寒地區的州,並防備吐蕃哪個部落突然發瘋。
  張昭的五鎮二十二營中,以上十壹個營分鎮地方,這差不多就是壹萬壹千人左右。
  剩下的十壹個營則是張昭的常備中央武力。
  由白從信為鷹揚鎮總兵,轄三個營。
  爾朱景為玉成鎮副總兵,統帥其余兩個營的玉成鎮。
  山豬兒羅善德為瀚海鎮副總兵兼第壹營指揮使。
  羅玉兒為瀚海鎮第二營指揮使。
  崔虎心為瀚海鎮第三營指揮使。
  趙存義為玉成鎮副總兵,第二營指揮使。
  郭廣成為玉成鎮第三營指揮使。
  黃羊兒黃英達為鷹揚鎮營指揮使。
  憾山都中。
  慕容信長為馬軍左都虞侯,統轄兩千精騎。
  剛認張昭為義父的李存惠為馬軍右都虞侯,統轄壹千五百精騎。
  李若泰為鐵馬將都虞侯,統轄六百具裝甲騎。
  折逋嘉施為遊奕將都虞侯,統轄壹千擔任探查、遮蔽任務的遊奕弓騎兵,溫崇樂、嶽騷奴等都在其中為指揮。
  虎刺勒為回鶻義從左都虞侯,統轄從居延海及以北大漠中收攬的回鶻、達旦、阻蔔等弓騎兵。
  沈念般為回鶻義從右都虞侯,控制從甘州回鶻中抽出來的回鶻輕騎兵。
  這兩個回鶻義從雖然在憾山都的編制中,但實際上是屬於少甲甚至無甲的炮灰輕騎兵。
  憾山都步軍方面的兩千余人,由張昭親自統帥。
  全員裝備棉甲、壹石強弓、神臂弓、陌刀,是精銳中的精銳,是張昭起家的班底。
  蠻熊、頓珠、瓊熱多金、王通信、氾順、魯三郎等悍將皆在其中。
  至此,張昭的武力班底也建設完畢,五鎮二十二營共兩萬兩千人,其中壹萬壹千人壹般駐守地方,只有大戰的時候才會征發。
  其余壹萬壹千人加上憾山都九千余人,這兩萬出頭的軍隊,就是張昭能隨時抽調的機動兵力。
  他們披甲率達到七成以上,再加上改名為神機營的駱駝旋風炮軍和分金都的爆破兵,共有三萬二千大軍。
  同時民間的準軍事機構也不會落下,如果遇到大戰,在極端情況下,還可以征召鄉間的團結步兵和各部驍騎,加上民夫,傾巢而出的話,可以湊齊大約八萬人左右的規模。
  但以河西隴右的經濟實力和生產力,出兵到這個份上,打贏了也是慘勝,打輸了就得滅‘國’。
  甚至多出動幾次,無論輸贏都會極大影響生產和生活。
  封賞完畢,張昭命人繪了曹元忠、慕容歸盈、羅通達、閻晉、白從信、郭天策、氾全、氾順、劉再升、陰鷂子、馬鷂子、馬殺才、羅善德、頓珠、蠻熊、王通信、瓊熱多金、曹延明、爾朱景、慕容信長、李存惠、沈念般、崔虎心、折逋嘉施、杜論赤心畫像,稱為河西隴右歸國二十五忠臣像。
  並讓人在莫高窟單獨開了壹處佛窟,壁畫就以張昭率二十五忠臣復河西為故事。
  與他曾祖張太保的河西節度使張義潮統軍出行圖壹樣,封存於莫高窟內。
  壁畫上,張昭身穿金甲,手持長槊,胯下赤兔馬,迎著朝陽做領軍沖殺之勢。
  左有英武非凡白袍小將槍出如龍,右有黑甲驍騎雙手鷹揚,正在射出連珠箭。
  身後頓珠、蠻熊、王通信、瓊熱多金四員熊虎之將,輕易擊潰了左右圍過來的敵人。
  二十五人,個個表情生動,狀若天神。
  遠處,淒慘的敵軍,正在丟盔卸甲,狼狽而逃。
  因為這是在金山宮棲鳳閣所繪,所以也被稱為鳳閣二十五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