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攻下臨安,恢復宋都!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元軍排著密集的隊列,被唐軍火炮頂著頭齊射轟擊了壹記,頓時壹片大亂,瀕臨崩潰。
“緩緩撤退!不要亂!不要亂!”
“敢臨陣脫逃者,殺!”
江浙漢軍雖然是正式元軍序列,但軍餉補給全部是江浙地主豪紳提供。除了萬戶和千戶兩個層級有蒙古達魯花赤將領之外,大多數中底層軍官都是地主豪紳子弟充任。
豪紳們財大氣粗,在豐厚的錢糧下,江浙漢軍裝備精良,士氣也不低。畢竟,這支軍隊他們可不白養,除了替元廷打仗,也要“保衛鄉裏”,其實就是鎮壓民亂,保護自己財產。
江浙漢軍以地域戶籍編列為伍,像人口眾多的大縣,錢塘縣編壹個千戶,仁和縣編壹個千戶等等。千戶百戶都是該縣豪紳大族子弟。
而普通軍士,大都是他們控制下的佃戶子弟。這些兵比較淳樸憨厚(愚昧),也沒什麽民族大義,主家給軍餉錢糧讓他們打仗,他們感恩戴德,軍心和服從性也不會差。
再怎麽說,他們的日子也比種地的“田奴”們好過呀,這可都是主家的恩賜呢。
而且,身邊的戰友袍澤都是鄉裏鄉親的人,彼此都不陌生,凝聚力怎麽會差得了?誰要是怕死,傳回家鄉不是丟自己先人麽?
至於什麽為韃子打仗,為虎作倀這些話,不好意思,他們不知道,也懶得知道。他們單知道當兵吃餉,肚子不餓。
所以,漢軍本質上就是地主團練武裝,與後世的湘軍類似。顯然,這樣的軍隊並不是烏合之眾,也並不因為是偽軍就戰力羸弱。
在豪紳子弟軍官的彈壓維持下,近乎崩潰的漢奸軍迅速恢復了陣型,然後有組織的往後撤退,拉開和唐軍戰船的距離。
元軍當然不是真的撤退,他們只是想退出唐軍火炮的攻擊範圍罷了。六千多人的傷亡,還不足以讓他們真的崩潰。
此時就能看出團練武裝的特點了。六千多死傷的元軍,有壹半左右只是受傷,在地上痛呼哀嚎。而他們沒有受傷的袍澤,紛紛沖過去把他們擡起來,壹起後撤。
“四五,忍著點!”
“三八,妳死不了,別叫了!”
根本不需要將領們吩咐,傷員就被他們的袍澤主動帶走。
說時遲那時快,其實這壹幕也就兩分鐘的時間。
而此時的唐軍,壹邊往岸邊靠近,壹邊緊張的裝填第二次彈藥,希望再齊射壹次。
李洛站在長安號甲板上,看著元軍淩而不亂的後撤,還迅速主動的帶走傷員,不禁眉頭壹皺。
崔秀寧道:“我們恢復江浙後,治安壓力很大,也很難快速攻占其他地方了。這些漢奸軍隊,不好對付。”
李洛冷笑:“豪紳麽?既然他們沒有民族大義,為虎作倀甘當漢奸,咱就全部鎮壓,把他們的土地都分給百姓。”
崔秀寧點頭,“也只能這樣了。他們不是不可能和我們合作,但是他們的條件,我們滿足不了。”
李洛知道她的意思。這些豪紳麽,之所以死忠元廷,是因為元廷給了他們很多特權。征稅,治安,抽役,訴訟等權力都在他們手裏,而且在仕途、經濟、法律上還享有特權。
無領主之名,而有領主之實。
這些,李洛給得起?就算給得起,他又怎麽會給?宋朝如此優待士大夫,號稱與士大夫共天下,可就連趙官家也不會給啊。李洛這個後世人還用說?
蒙元給得起,是因為東西本來就不是蒙元的,他們是慷他人之慨。而且草原上本來就興這套,這是他們的規矩。只要豪紳大族繳納完規定數目的稅額就行了。
至於底層百姓,朝廷管妳們去死。
正在元軍緩緩撤退時,忽然長安號船身壹震,李洛和崔秀寧立刻捂起耳朵。
“轟轟轟轟……”再次裝填完畢的上千門大小火炮,第二次齊射了。
滾滾黑煙之中,數以千計的大小彈丸,呼嘯著轟向撤退中的元軍。十斤彈的鐵丸比拳頭還大,壹斤彈的只有雞蛋大小。
元軍此時雖然撤出了幾十丈,但仍然在唐軍火炮的打擊範圍。但是由於元軍迅速吸取了教訓,隊列拉開了不少,這次只造成了不到兩千人的傷亡。
可是給元軍造成的心理打擊,卻仍然沈重。
壹顆十斤彈的炮彈,轟在壹匹戰馬上,連人帶馬轟殺不算,還繼續向前轟擊,在元軍中犁開壹條血槽。最後又跳躍著打死打傷三四個元軍。
這壹炮之威,就殺傷七八個元軍。他們精良的盔甲,根本就沒用。
壹顆喪失動能的炮彈就落在萬戶所達魯花赤阿塔禮的身邊。這顆炮彈上面沾著血跡,顯然轟殺過人,而且熱氣騰騰,滴溜溜的在地上打轉,就像壹個滾燙的陀螺。
饒是阿塔禮是壹個膽大兇猛的武將,看到這顆炮彈也頭皮發麻。
就差壹點啊,自己就去見長生天了。
兩輪炮擊打死打傷八千元軍,損失率高達兩成,可連壹個唐軍都沒有殺傷,元軍的心理頓時崩潰了。
慘叫哀嚎的聲音驀然炸開,很多人看到沾著血肉,還在冒著熱氣的炮彈,都是腦袋發懵。
叛軍的火器,太厲害了。
他們都撤了幾十丈,竟然還能被打到。
他們也有火炮,可最多只能打半裏,威力也差遠了。
撤退在最後的元軍因為死傷最重,再也忍不住崩潰了。數千人發壹聲喊,亂糟糟的就往前跑,連傷員也顧不上了。就連最精銳的探馬赤軍,也策動戰馬跑起來。
就算不跑,他們的戰馬受到如此驚嚇,也不能作戰了。
誰知道叛軍的火炮能打多遠啊,不跑,等著吃炮子麽?
“不要亂!”
“叛軍火藥需要裝填!不要亂!”
此時最有韌性的反而是豪紳子弟軍官,他們披著鐵甲,率領家丁,揮舞著長刀聲嘶力竭的大吼,約束自己的部下不要逃跑。
漢軍終於沒有徹底大亂,逃跑的也不多,但已經鬥誌全無,亂糟糟的往西邊撤。
阿塔禮等三個萬戶所達魯花赤,見漢軍並沒有變成潰逃,這才松了口氣。
“撤回臨安城!”
“回城!”
“蘇格買買提,妳率騎兵殿後,防止叛軍上岸追擊!”
“喳!”
元軍仍然體現出精兵的素養,壹邊撤往臨安城,壹邊派剩下的八千騎兵殿後。
至於阻止唐軍登陸,已經不可能了。為今之計,只有退回城池,憑借城墻,才能等到各地援軍到來。
元軍壹撤退,李洛當即下令唐軍乘機登陸。
足足壹個時辰之後,唐軍陸師加日國軍奴,近八萬人才登陸完畢。而水師卸載完糧草輜重,就揚帆離去,準備封鎖海域,搜索元軍殘留的戰船,連同所有的商船。
按照計劃,不經過唐軍允許,片板不能下海。
唐軍登陸後,天也黑了。此地離臨安城還有七八裏路,李洛只好下令在岸邊紮營,準備天蒙蒙亮就攻打臨安。
元軍來不及帶走的火器,石炮,床弩等軍器全部被唐軍繳獲。
唐軍將士在軍令下剝下元軍陣亡者的盔甲,再將他們的屍體就地掩埋。而戰馬的屍體,全部處理,作為軍中的肉食補充。
而來不及帶走的元軍重傷員,全部被斬殺。輕傷的,反而能留下壹命。
這些重傷員不好管理,帶上他們是個很大的累贅,李洛也不同情他們,幹脆全部痛快處理掉。
飛鷗浦之戰,唐軍以不傷亡壹人為代價,打死打傷元軍八千人,可謂壹場大捷。
然而,這壹仗其實不算公平。也不是唐軍登陸第壹戰,因為戰鬥中唐軍始終還在江面上。
……
行省平章遊顯,正帶著大批官員,眼巴巴的站在城頭,看著飛鷗浦的方向。他希望,邪德烈和阿塔禮等人,能給自己帶來好消息。
可當他看見匆匆而回的元軍大隊,立刻臉色蒼白。
敗了。
敗了啊。
而且損失不小……叛軍這麽難對付麽?
還有,怎麽沒看見邪德烈?難道……遊顯想到這裏就有點難以置信。邪德烈可是騎兵萬戶,麾下整整壹萬鐵騎,怎麽會這樣?
“平章官人!叛軍登陸了,我等敗了壹仗,可惡!”
萬戶所達魯花赤阿塔禮臉色難看的上了城樓,壹把揪下自己的頭盔,露出醜陋的發式,惡狠狠地說道。
“到底怎麽回事?叛軍軍力竟如此犀利麽?妳們怎麽搞的!”遊顯怒視阿塔禮,“邪德烈呢?難不成他戰死了?”
阿塔禮見遊顯發怒,也不在意,他可是蒙古國族,遊顯雖是平章節堂,卻是漢人,他不能隨意處置自己。再說,這壹仗也不是他的過錯。
“平章官人,妳的邪德烈死了。他可憐的死在叛軍的火炮下,連他的馬,都死了。叛軍的火炮很厲害,他們都沒有上岸,數不清的火炮壹轟,我們就吃了大虧。”
阿塔禮黑著臉說道。
遊顯也用蒙語說道:“我的阿塔禮啊,妳的話,讓我好像聽到壹個勇士抱怨敵人的刀子太鋒利壹樣。叛軍有火炮,難道我們大元勇士就沒有嗎?”
阿塔禮道:“我的平章官人!要是妳親眼見到叛軍的火炮,就不會這麽說我阿塔禮了!我們的火炮和他們壹比,就像孩子的小弓,和勇士的強弓壹樣,根本無法比較!”
遊顯不敢置信的看著壹個名叫史益的漢軍萬戶,用漢話說道:“妳說說,叛軍的火炮,到底是怎麽回事!”
大元的火器已經很厲害了,他不信李洛叛軍的火器,比大元的厲害,還要厲害那麽多。
我大元怎麽能落後於人?就是火器,也不能。
史益苦笑道:“好教中堂知曉,叛軍火炮隔著壹兩裏地,仍然壹炮之下,糜爛壹片,中彈者人馬俱碎,好不厲害。我等懵然不知,排了密集隊伍等叛軍登陸,剛好教他們狠狠轟擊了兩輪,當真好不吃虧呀!”
“兒郎們還算硬氣,並沒大潰,也算不錯了。要不然,今日全軍覆沒也逃不過去呀。還有,除了邪德烈,萬戶顧契也死了,竟是死了兩個三品大將。”
遊顯本就七十有四,聞言更見蒼老。
“招募青壯,準備守城吧。明日清晨,李洛叛軍必來攻城。”遊顯滿腹憂慮的下令道。
叛軍火炮如此犀利,這城門,如何擋得住?
“還有,所有城門全部加固,連夜用大石堵住!快去辦吧……”
左丞尤世選道:“李洛處心積慮數年,城中難保有他的奸細,壹定要嚴密搜查,小心叛軍內應。此事,本官親自來辦!”
尤世選就是大名鼎鼎的尤宣撫,也就是元廷特務頭子,監視江南多年。在臨安城中,他還有壹個巨大的間諜網。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和特察局這專業情報機關相比,他的郵驛細作系統太不專業了,早就被唐國特務們滲透。
就是他在臨安城的間諜網,也被滲透的不成樣子,甚至被唐國特務們利用。
史益有點焦急地說道:“中堂,叛軍勢大,我軍兵少,援軍緩不濟急,還請中堂即刻下令,連夜召集附近州縣的鄉兵。”
所謂鄉兵,就是豪紳大族的編練的,不是元廷經制之事,算是私兵。
原本元廷是不允許漢人豪紳豢養私兵的,也不許私藏軍械。可由於南方反賊蜂起,這條禁令才暫時放松。豪紳們雖然才剛開始編練鄉兵,每家每戶編練的數量也不多,但加起來也是個不小的數目。
遊顯等人做出壹系列布置,這才稍微放了放心。因為元軍新敗,軍心大挫,遊顯只好把他們全部調入城中守城。
等於說把城外的壹切,拱手讓給了李洛叛軍。
對於臨安城來說,今晚註定是個不眠之夜。就連底層百姓,也難以入睡。
那什麽唐軍,明日就要攻城了!
半夜時分,元軍壹個千戶的軍營中,兩個人正在密談。
“劉千戶,妳明日所做之事,無非是下令搬開城門的石頭,打開城門。只要做完這件事,妳不光有功,妳也能和妻子家人團聚。明白麽?”燈光下,壹個年輕人語調陰森地說道。
劉千戶是個中年漢子,而且是少數靠戰功而不是靠出身做到千戶的人,他並不是豪紳子弟。
“既然投靠妳們,我老劉只能壹條道走到黑。但我希望妳們說話算數,只要我幹了這件事,妳們就要把我妻子還給我。”劉千戶說道。
那年輕人笑道:“這是自然。妳真成了我大唐的人,兄弟怎麽會害了自己的的家眷?要是妳在君上面前哭訴,兄弟我也吃不消啊。妳要知道,我幹的事,可是瞞著君上的,君上是不允許我們綁架別人家眷的。”
劉千戶心裏暗罵:“是麽?那妳也太卑鄙了。降唐之後,我壹定要向李洛告狀!”
“喬兄弟,我老劉是鐵了心了。可是下面的百戶,真會聽命麽?開城投敵可是大罪啊。”劉千戶不放心的問道,雖然對方讓他不要擔心這點,但他還是擔心。
那姓喬的年輕人冷笑:“聽話的,就能活,他們的家人也沒事。不聽話的,全家都要死。當然,還真有不聽話的,所以,有個百戶掉在茅坑淹死了。”
劉千戶心中壹寒,不想說話了。
這年輕人叫喬布,是崔秀寧第三批學生,分到特察局別動隊,是宗晝麾下的壹個隊長,到臨安已經壹年了。
此人心狠手辣,手段也卑鄙,他通過威脅利誘,以及綁架暗殺的手段,逼得臨安城內外不少元軍武官就範。
“我還要告訴妳,就算沒有妳們,我唐同樣能壹天就拿下臨安城。就憑城內幾萬殘兵敗將,如何能守得住臨安?我這麽做,只不過讓我軍攻城傷亡小些罷了。哼,到時城池壹下,會有很多人掉腦袋。”
喬布陰冷地笑道。他早就摸清楚了臨安城內外官員豪紳的情況,哪些人必須殺,哪些人可殺可不殺,哪些人不該殺,都在他的名單裏頭。
到時君上進城,就省了很多事了。只要他把名單壹遞交給君上,直接拿人殺人就行了。
多簡單。
……
夜裏,忽然壹千唐軍騎兵囂張無比的來到城下,繞城而走,彎弓搭箭,將壹封封檄文以及恐嚇信射進城裏。
很快,城中很多人就看到了唐軍的征元檄文和恐嚇信。
那麽多檄文射到城中,官員們想隱瞞都不行。
等到遊顯等人看到檄文和恐嚇信,頓時氣得直哆嗦。
這檄文……太狠了,很能煽動人心。而且,李逆自稱李唐後裔,頗能迷惑人。
可以想象,這個“征元檄文”壹旦天下皆知,會蠱惑多少人。
朝廷和大汗,又會多麽憤怒!
想到大汗的怒火,遊顯等人就不寒而栗。
而更可惡的是恐嚇戰書。
李洛在信中說,明日唐軍壹兵臨城下,半個時辰不降,城破之後,滿城官員將吏,皆斬。家人為奴。
若降,最壞也能活命。運氣好,還能有官可做。
又說,殺上級官長或者同僚投降者,重賞。
官員們看了檄文和恐嚇戰書,久久不語。
“來人,傳令捉拿城中奸細,有敢蠱惑人心,意圖不軌,造謠生事者,壹體拿了,就地正法,震懾宵小!”
遊顯渾濁的老眼中,迸現出狠厲的目光,猶如壹頭憤怒的老狼。
他就不信,幾萬人馬守不住臨安城兩天!
……
第二天清晨,大隊唐軍拔營,浩浩蕩蕩的開到臨安東城下。
遊顯等官員登城,看到唐軍旌旗如林,刀槍如雪,甚至還有壹萬多騎兵,氣勢雄渾,軍列嚴整,殺氣幹雲,排出了三裏大陣,怎麽看都是天下少有的精兵。
壹桿高高的浴火浴火鳳凰旗幟,壹桿高高的唐字大旗,還有壹桿“征元大都督唐國公李”的大纛,無比醒目。
元廷官員見狀,都是既咬牙切齒,又心中驚懼。
遊顯看到不遠處唐軍大纛下的李洛,氣的老肺都疼了。
李洛啊,妳幹嘛造反?大汗和大元,待妳不薄哇!
妳這個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李洛端坐在忽必烈送的大食寶馬上,看著不遠處的城樓,淡淡說道:“遊顯老狗,斷然不降,傳令攻城吧。”
趁著元軍大隊騎兵還沒趕到支援,先盡量用火炮。
這以後啊,在野外和擁有騎兵優勢的元軍作戰,火炮就不能像今日這樣逞威了。
負責指揮攻城的,是江圖。
大量的騾馬從唐軍大陣中走出,所有的火炮都被拉了出來,排列在陣前,距離城墻壹裏。而唐軍騎兵分為兩翼防止元軍騎兵出城攻擊。
而城內的元軍主力,也調到了東城防守。可是元軍軍士見到城下的火炮,頓時都是膽戰心驚。
事實上,破解唐軍火炮戰術的,就是騎兵。唐軍火炮和元軍騎兵,是相互克制的。可問題是,臨安城內如今只有八千騎兵,還沒有唐軍騎兵多,如何能出城克制唐軍火炮?
倘若元軍有兩三萬騎兵,那唐軍就不敢如此放肆的使用火炮了,因為搞得不好就是壹場大敗,還可能損失很多火炮。
早就裝填好彈藥的唐軍火器軍,每門火炮的操作炮手都準備就緒,這些操炮動作他們苦練了很久,早就熟練無比,只等壹聲令下。
唐軍連號角和戰鼓都懶得用,就直接下令開炮。
六十門十斤彈重炮,兩百門六斤彈火炮,四百門三斤彈火炮,還有更多的壹斤彈小炮,全部集中,對準了城樓之下的壹片區域。
竟然是用這麽多火炮,攻擊壹個城門。
城樓上的元軍見到這壹幕,忍不住就紛紛後退,軍官們再怎麽彈壓,都無法提振他們的軍心。
“轟轟轟……”
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的巨響之中,臨安城東城樓頓時石屑紛飛,城頭的石炮,床弩等守城軍械,幾乎損失殆盡。
城頭大片的元軍守兵不死既傷,屍體如同下餃子般跌落城頭。
堅固高大的城墻,整個兒都在震動,磚石暴裂中,“嘩啦”壹聲,整個城門樓子全部坍塌。巨大的城門,也被轟的粉碎,露出後面的堆積的石頭。
雖然城墻還在,可所有人都明白,再這麽轟擊幾次,城墻肯定會坍塌壹大截。
遊顯等人雖然遠遠的退了開去,沒有被火炮傷到,可看到城頭的慘狀,頓時心中壹片冰涼。
“這……這……”
遊顯哆哆嗦嗦的,這個老男人哪怕再有信心,也知道不可能守住臨安城了。半天都不能。
正在這時,忽然城下壹片淩亂,爆出壹片喊殺聲。
“怎麽回事!出了何事!”老男人哪裏不知道城中出事了?
壹個武官飛奔而來,“中堂快走,劉大海這狗日的反了!他搬開了城門口的石碓,叛軍要進城了!”
什麽?
遊顯等人大驚失色,“快派兵堵住!”
那武將道:“叛軍又要開炮了,我軍將士不敢往前,士氣淪喪!”
遊顯壹看,果然見到大隊元軍從城頭上退下,潮水般往後退,就是那些豪紳子弟,也撤退了,同時又聽到巨大的轟響。
這也不怪漢奸軍戰鬥意誌差,換了誰,冒著這麽密集的炮彈在城頭守城,而又無法還擊,只能挨打,都不會願意再守。
劉千戶的麾下搬開堆在城門口的石碓,竟然沒有多少元軍來奪回。
因為士氣已喪。明知臨安城必定陷落,誰還會傻乎乎的來奪回城門?
難道現在不應該逃走麽?
此時的臨安城已經亂成壹片,元軍潰兵撤下東城,壹窩蜂的往西城北城而去。
遊顯等人眼見大勢已去,只得在親兵的保護下,隨著潰退的元軍逃走。
緊接著,劉千戶就迎接大隊唐軍入城。
與此同時,壹萬五千唐軍騎兵也繞過城池,追向西城和北城。
整整兩個時辰之後,臨安城才恢復了平靜。
潰逃的元軍被俘虜,斬殺兩萬多人,只有幾千探馬赤軍騎兵,逃出生天。
行省官員大多數都被唐軍騎兵俘虜。包括遊顯和尤世選等人。
等城內秩序穩定下來,李洛就和崔秀寧在前呼後擁之下,在肅穆的鐘鼓聲中,在臨安百姓的萬眾矚目中,堂堂正正的進了臨安城,直接進入趙宋皇宮。
很快,這些被俘的元廷高官就被押到了趙宋皇宮,聽候李洛處置。
可笑的是,半天前,他們還是這座城池的主人。而僅僅半天之後,他們就成了這個城池的俘虜。
至元二十壹年、唐四年四月十六,唐國公李洛攻下臨安,恢復故宋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