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戲骨

七七家d貓貓

都市生活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 藍禮瞥了壹眼大廳墻面上的時鐘,痛苦地哀嚎了壹聲,他睡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19章 沈默不語

大戲骨 by 七七家d貓貓

2019-5-6 20:01

蒂姆西-萊斯利習慣性地打開了十壹工作室的頁面,開始尋找藍禮的最新動向。這幾乎成為他過去半年時間裏,每天都固定堅持的壹個習慣動作,大腦根本不需要思考,壹系列動作就行雲流水地完成了。
作為壹名資深專業的歌迷,自從去年九月份在紐約參加了“先驅村莊之夜”,他的最喜愛歌手名單之中,就增加了壹個“藍禮-霍爾”。
那天晚上,他不僅欣賞了藍禮的音樂,壹問壹答的提問環節、現場鋼琴的表演環節、隨手改編的吉他環節,所有的所有都展示了藍禮對音樂、對生活、對夢想、對自由的理解。這讓蒂姆西深深地著迷。
他知道,藍禮是壹名演員。但,在藍禮身上卻可以窺見壹名藝術家的氣節和風骨,這著實太過難得了,以至於他甚至願意走入電影院,觀看藍禮的作品,而且樂在其中、贊不絕口。這著實太過不可思議,卻真實地發生著。在2012年的當下,居然還能找到這樣的藝術家。
所以,每壹天,蒂姆西都在期待著藍禮的最新消息。即使沒有任何動靜,他也甘之如飴——因為藝術家們總是如此,默默地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可以看到普通人所無法理解、無法觸碰、無法溝通的空間、時間和維度,然後以藝術的手法和形式完成創作。
但內心深處,蒂姆西還是在期待著,始終保持著。
“壹個人的演唱會”,蒂姆西看到了公告,所有的動作就停在了原地,胸口之中有成千上萬只蝴蝶同時扇動了翅膀,激動得整個人就要爆炸開來,竭盡了渾身的力量,這才沒有直接跳躍起來,瘋狂地大喊大叫。
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壹遍,又壹遍,再壹遍,反反復復地將公告閱讀了十幾遍,然後嘴角就上揚了起來。
他想起了“堂吉訶德”裏的那首歌,“老朋友”。
歌詞如此唱到,“肩膀之上,承載著冬日的蕭索,我看見妳站在那兒,始終堅守在我身後,暗暗提醒著,依舊有人關心著我。但,我的老朋友,妳身在何方?噢,我的老朋友,妳身在何方?”
不由自主地,蒂姆西就還是哼唱起那清新動人的旋律,莫名地,鼻頭就微微壹酸。那簡單的字裏行間之中,他卻可以閱讀出淡淡的哀傷。
“我遵守了我的約定,現在輪到妳了。”
這是壹封寫給某個特定之人的信,不是電腦打字,而是手寫字體,親筆書寫之後,掃描完成上傳。在藍禮那瀟灑輕逸的字體之中,詩意的懷念、靈動的悲傷、深情的呼喚,總是讓人不由自主地開始細細咀嚼。
上帝,僅僅只是瀏覽了這壹封邀請函,蒂姆西渾身都已經開始顫抖起來,激動得無法自已。他的第壹個反應就是:告訴所有人,告訴每壹個喜歡藍禮音樂的人,告訴每壹個感受到“堂吉訶德”這張專輯靈魂的人。
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那可是全美演唱會勝地。兩萬坐席,壹不小心,上座率可能就悲劇了,而且還會淪為壹個天大的笑柄——想象壹下,兩萬個座位,結果只有兩百名觀眾,這估計會成為美國音樂歷史上最大的笑話。
蒂姆西需要告訴小夥伴們,越多越好。
但,放在鍵盤之上的手指卻猶豫了。
這封信發布在了十壹工作室的網站,沒有任何新聞宣傳,沒有任何相關報道,甚至沒有任何消息動靜,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這是真正屬於壹個人的演唱會,屬於“每壹位知音”的演唱會。這封邀請函,是發送給每壹位真正聽懂藍禮音樂的聽眾。
這不是壹場商業演出,也不是壹場宣傳演出。如果蒂姆西現在大肆宣揚,可能將會迅速傳播開來,兩萬個座位,說不定就可以達到百分之五十乃至更高的上座率;但,那不是藍禮的風格,也不是“壹個人的演唱會”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在內心深處。蒂姆西不想要和別人分享這個秘密,這就好像是他和藍禮之間共同知曉的壹個秘密,通過“堂吉訶德”這張專輯,他窺見了那個夢想者內心的壹絲孤獨,也聽見了那個藝術家內心的壹絲愜意,猶如堂吉訶德壹般,孤獨而燦爛地盡情高歌著,不在乎是否有聽眾。
如果,整個麥迪遜廣場花園,僅僅只有兩名觀眾。壹個是他,壹個是藍禮邀請的夥伴。偌大的世界裏,只有他們在音樂的世界裏徜徉著,那將是多麽美妙、多麽幸福的壹件事。就好像大海深處的那只鯨魚。
那只叫做愛麗絲的鯨魚。
正常的鯨魚,他們的鳴叫頻率只有十五到二十五赫茲,但愛麗絲的頻率卻有五十二赫茲。所以,在其他夥伴眼裏,愛麗絲就像是壹個啞巴,如此多年來,它始終孑然壹身、孤獨壹人,它沒有親屬也沒有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沒有人理睬,在浩瀚的海洋裏,苦苦尋覓著。
“堂吉訶德”那五十二赫茲的頻率,蒂姆西聽見了。他自私地希望,他是唯壹壹個聽見的;卻又矛盾地希望,在這個世界上,藍禮不是孤獨的壹個人。
猶豫再三,蒂姆西還是強忍住了沖動,關閉了所有頁面。看著墻壁上的日歷,開始倒計時:距離十六號,還有四天。
蒂姆西不是壹個人。
雖然十壹工作室是獨立小作坊,但他們還是擁有不少的忠實支持者。這壹封公告,沈默之中問世,卻也在悄然之中傳播。
奇妙的是,網絡之上卻沒有任何人傳播,似乎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默默地將這壹份邀請函隱藏在心底,然後靜靜地期待著:到底會有哪些熟悉面孔按時出現在花園呢?又會出現哪些陌生的新面孔呢?
就連雅虎社區都鴉雀無聲,似乎這封邀請函從來不曾出現過,也從來不曾有人發現過壹般。這在網絡時代,著實太過難得,也著實太過特別。“堂吉訶德”這張專輯的影響力,也許不夠廣闊,卻足夠深遠。
“壹個人的演唱會”,正式發出邀請之後,沒有波瀾,沒有動靜,沒有反響,所以,完全無法預測,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麽,演唱會當天,花園的兩萬個座位,到底可以聚集多少觀眾呢?兩百人?還是兩千人?無人得知。
更進壹步,十壹工作室甚至沒有公布演唱會的售票方式。目前為止,各大網絡平臺壹點動靜都沒有,沒有任何壹家票務網站或者票務公司,公布任何關於演唱會的售票信息,似乎那些票務公司根本就不知道花園安排了這壹場演唱會般。
這是不可思議的。
作為全美最頂尖的演唱會場地,花園的每壹天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不僅僅是演唱會,還有各式各樣的體育比賽、公開活動、慈善集會等等,幾乎是全年無休,即使是官方的場館休息日,各大票務公司也都心知肚明。
更何況,在網絡時代,任何壹場演出、比賽或者活動,網絡售票都是最主要的銷售方式,甚至占據了售出門票的百分之九十,乃至更高。
現在,二月十六日,花園安排了壹場演唱會,票務公司卻沒有任何反應,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在壹片沈默之中,似乎所有人默契地達成共識:這場獨壹無二的演唱會,將在現場排隊購票,回歸最原始、最簡單、最直接的購票方式。
十壹日晚,十壹工作室發布公告;十二日,沒有動靜;十三日,沒有動靜;十四日,“娛樂周刊”官方網站發布重磅新聞。
“臨時演唱會,這到底是壹場自我炒作的秀?還是博取同情的策略?
——藍禮-霍爾,’壹個人的演唱會’召開在即,劍指格萊美。”
毫無預警地,“娛樂周刊”這篇由康奈爾-麥格雷戈撰寫的獨家新聞,直接丟下了壹枚重磅炸彈,震撼了整個娛樂圈。
文章之中闡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拒絕承認自己是歌手的藍禮,對格萊美始終沒有關心的藍禮,卻在格萊美投票沖刺階段,宣布展開個人演唱會,猶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炒作意圖著實再明顯不過。
文章之中還提到,收獲柏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之後,藍禮制定了縝密的計劃,強勢回歸頒獎季學院公關。如此軌跡與壹年前的“缺席奧斯卡”事件有著詭異的相似度,顯然,無論是以退為進,還是主動出擊,惡意炒作的意圖都展露無遺。
這篇新聞報道,不僅僅是獨家報道了“壹個人的演唱會”,驚訝得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鏡;而且還進壹步將今年熱鬧非凡的頒獎季推向全新高/潮,此前陸陸續續遭受質疑的藍禮,再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他,真的是在惡意炒作嗎?演唱會,這又到底是怎麽回事?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們,開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但毋庸置疑,“娛樂周刊”的獨家具有強烈的輿論引導作用,搶先奠定了整個事件的基礎。
正如康奈爾所說:如果不是嘩眾取寵,如果不是惡意炒作,如果不是處心積慮,為什麽要選擇在這個關鍵時刻召開演唱會呢?而且還是在全美最受矚目的麥迪遜廣場花園?如果不是提前預定,如果不是早早計劃,臨時在花園找到空檔,召開演唱會,這就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炒作,定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