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演的快樂妳想象不到

筆名帥不帥

都市生活

“嘩啦!”
壹捧清水沖洗掉了睡意。
江炎看著鏡子裏的自己,揚起壹個燦爛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66章 國產科幻大片的元年:03年!

群演的快樂妳想象不到 by 筆名帥不帥

2023-7-22 10:48

  8月6號,基努裏維斯也來到中國,江炎結束《當男人戀愛時》的路演以及星爺《功夫》的客串後,和《黑客帝國2》劇組壹起,在京大、復大參加了兩個學生見面會。
  江炎參演《黑客帝國2》已經是2001年4月的事情了,當時他的名氣並沒有現在這麽高,“風之子”的名頭也還沒戴在頭上。
  所以當時江炎加入《黑客帝國2》頂替原版“常威”的角色,劇組以及導演們其實並沒有多少想法。
  反正都是華人嘛,能打就行。
  至於說江炎有點名氣這事,大家也沒怎麽放心上。
  但誰能想到,幾個月後的江炎就用“風之子”火遍全球。
  於是《黑客帝國2》在隨後的日子裏,導演沃卓斯基兄弟不止壹次想要讓江炎過來補拍壹些鏡頭。
  江炎也答應了,沒理由不答應,畢竟這是黑客帝國嘛,是超級出圈的大片,能多幾個鏡頭自然願意啦,只是錢這方面肯定不能馬虎,咱不能妳說啥就幹啥不講回報嘛,於是最終經過幾次來回,江炎便在這片子裏有了壹點份額,按照原時空的票房算算,這壹波江炎能賺小兩三千萬美金,還不錯。
  另外,因為江炎後期又參與了兩次補拍鏡頭,這也讓原本拍攝周期就超過壹年的《黑客帝國2》最終的制作時間又增加了壹個月。
  01年3月開拍,02年9月結束,算是壹次馬拉松級別的制作歷程了。
  而現在,電影開始在全球上映,作為演員之壹的江炎按照合同,自然得要在內地幫著站壹下臺。
  在見面會上,大學生們對江炎等主創很是熱情,其中的對江炎的那段客串也引來了許多現場提問。
  不過這個也沒啥好說的,無非是武打動作什麽的,江炎會武功,這是在《笑傲江湖》時候就公開了,所以真要說驚喜,那就只有江炎和基努等人合作算是驚喜。
  畢竟華人明星和好萊塢大牌合作嘛,這確實少見。
  但許多內地學生和媒體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對基努等人來說,能和江炎合作那才叫驚喜!
  現場,基努、江炎、袁和平還有導演倆兄弟聊起壹起拍戲的趣事,現場氛圍很是愉悅。
  其中江炎和基努的互動以及友情也被無數國內記者以及影迷們關註到了。
  怎麽說呢,可能是出於自卑心理,國內有部分人士壹直對江炎在國外的影響力抱有很大的質疑。
  大家總覺得那都是江炎在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什麽好幾座格萊美、公告牌好幾次拿下冠軍什麽的都是忽悠人的,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麽含金量。
  這種說法對認知全面的人自然就是個笑話,但這年頭認知全面的人其實也並不是絕大多數,所以這種言論壹直都很有市場。
  這年頭的信息不發達,別說國外,就是國內的很多消息都能在傳過幾次後變得面目全非。
  而且很多人聽了還真的相信!
  所以對於江炎的榮譽,很多人也不懂格萊美和公告牌,完全看媒體告知,這期間就有所謂的誇大和貶低。
  比如某些藝人,在國外取得了丁點成績,或者公關個什麽野雞獎,大家壹頓亂吹,實際上根本沒有含金量。
  也有像龍哥這樣的巨星,在好萊塢乃至全世界都有廣泛影響力,某些人就非要說他都是吹牛逼。
  各種牽強附會的證據,說龍哥在好萊塢沒名氣,幾億美元的票房是假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是個安慰獎等等。
  這種套路在二十年後都照樣有人信,更別說現在的2003年了。
  而這些誇大和貶低在壹層層的傳導後,就把許多人的看法變得很是撕裂。
  要麽就是超級佩服江炎的,要麽就是睡覺夢裏都會罵江炎的。
  這兩種極端的人,尤其是後壹種其實是少數,但刨除掉這些人後,剩下的不太激進但也依舊有如此想法的人也不是少數。
  所以到現在為止也有不少人真的覺得江炎就是吹出來的,就是為了外出鍍金,然後回來撈錢。
  但直到這次江炎和基努裏維斯在國內見面,然後他倆見面的情形在媒體和鏡頭中壹轉播,這壹下,國內媒體和許多“擔憂”的人便頓時放下了心來,而且隨之而來的便是巨大的自豪感。
  《黑客帝國2》現在全球爆火,基努裏維斯也成了好萊塢炙手可熱的壹線巨星。
  可就是這樣的歐美壹線巨星,見到江炎的時候卻壹改那冷庫的帥臉,陽光的笑容瞬間爬了上來,絲毫不顧主持人的介紹,張開手就喊著“Joey,好久不見啦”擁抱了上去。
  江炎也是壹樣,和基努在臺上就來了個熟絡的朋友間的握手禮,然後便開始相互調侃談笑風生。
  然後等後來主持人問起來時候大家才知道,原來這倆早就認識,是朋友,關鍵是基努還是江炎的歌迷!
  基努甚至還要求江炎當場給他簽名。
  好家夥啊!
  這可是讓壹幫國內的家夥們自豪壞了。
  原來江炎在國外這麽牛逼!
  不僅如此,沃卓斯基兩兄弟也是江炎的歌迷,風之子風之子喊得那叫壹個親熱。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許多國內影迷歌迷才知道江炎在國外還有個“風之子”的綽號。
  所以那些說江炎在國外就是鍍金的就歇歇吧,妳見過哪家鍍金的歌星能有這麽些大腕大導的粉絲的?
  於是基努裏維斯這趟來中國,算是無形之中給江炎證明了壹回他在國際上的地位,這讓支持他的粉絲和相關媒體狠狠出了口惡氣。
  另外壹方面,《黑客帝國2》的全球票房已經超過5億美元,即便江炎多次表示,自己只是客串,並不是主演。
  但依舊是架不住有些人把這個票房算在他頭上,壹躍成了國內最扛票房的演員之壹。
  這種搞法江炎當然不認了。
  客個串就能把票房算在自己頭上?
  這種沒臉的事他可不幹。
  出多大力,得多大名,這是規矩。
  不然以後那幫人肯定會把他拿出來說事,這才叫開了個壞頭呢。
  另外就是,江炎頂看不慣這幫媒體的做派的。
  壹個華人演員只是粘上了壹部好萊塢大爆電影的光,這吹得居然比之前“兩部電影破億”的話題還來勁,江炎是真的受不了這股子邪氣。
  太舔了!
  所以江炎屢次聲明自己僅是客串,希望不要過多的誇大他於《黑客帝國2》的貢獻。
  但媒體們不聽啊,這股子風氣可不是那麽容易壓下去的,再這麽下去,搞不好江炎以後都會成為後來者嘲諷的範例。
  另外,結合當下《月球》以及星辰大海所面臨的壓力,江炎幹脆來了壹把大的。
  要知道,《月球》上映的時間剛好和《黑客帝國2》碰上。
  《月球》在票房上能不能比得過《黑客帝國2》,這壹點江炎肯定是不抱什麽希望的,畢竟這倆片子就不是壹個級別。
  所以壹開始江炎所求的只不過是給國內科幻環境做個鋪墊。
  先從小片子來,讓大家有了心理準備後,之後上大片的時機也就會慢慢成熟。
  但現在輿論環境也變得更加野性,這從《當男人戀愛時》前兩周票房不及預期時候江炎遭受到的眾多輿論壓力就能看出來了。
  所以自從8月2號《月球》上映後,哪怕星辰大海早就說了這只是試驗片,世面上也依舊出現了許多無腦詆毀《月球》的輿情。
  說什麽從《月球》和《黑客帝國2》的差距看到中美兩國的電影工業差距,足足相差多少多少年。
  還有的說星辰大海標榜國內技術最強,但在人家好萊塢區區壹部電影面前就成了小舢板撞航母,完了還要加壹句:國人需要保持謙虛,這明裏暗裏都是針對星辰大海和江炎。
  還有的說國人對科幻的理解和美國人差了好幾個世紀,看看人家《黑客帝國2》,再看看《月球》,簡直沒得比……
  當然其中依舊有許多看好的,畢竟《月球》投入不大,但這確實是部好片。
  所以很多業內人都在表示,說這片子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比好萊塢的差,優點是很多的,足可以稱作國產科幻片標桿之作。
  但輿論的事,有時候就是東風壓倒西風。
  當下《黑客帝國2》勢大,是個人都會傾向於它而不是國產《月球》。
  所以哪怕《月球》在以後看來真的是男的的佳作,但起碼現在是很難昭雪的。
  對此,江炎知道情況,但那些什麽清者自清、順其自然、時間會沖洗出真正的答案這種話江炎可不聽。
  人家來搞事了,江炎要做的就是狠狠打回去!
  不管是誰發起的輿論,還是說這本就是社會發展到壹定程度,國人對國產電影的過度情緒。
  反正這壹次江炎絕不慣著。
  所以江炎直接邀請基努看自家的電影《月球》。
  名頭他都想好了。
  就是學習好萊塢先進經驗,增進兩國電影交流。
  妳們奉為標桿的基努和《黑客帝國》導演看過都說好,到時候看妳們還咋說。
  而他這樣的想法,也在第壹時間得到了韓三品的支持。
  《月球》在早先星辰大海的宣傳中就是壹部試驗電影,花了不到壹千萬,試驗了各項技術,是為以後大片做準備的。
  有這個前提在,基努他們過來看,這敏感度就小了許多。
  韓三品對此也是相當贊同,技術交流嘛,上頭最喜歡這些了。
  而基努等人則是江炎的朋友,其中基努和江炎更是有彩色感情線的朋友,另外江炎在華納那邊也亮出了股東身份,對於這個提議,對方也很快通過了,因為中國的電影市場未來也許會很大,但起碼現在只是錦上添花,《黑客帝國2》在中國的票房成績預期也只有區區500萬美金,這就是塞牙縫級別的。
  所以現在就算再損失也損失不了什麽,那麽給點便利,以後沒準能收獲大的,何樂而不為?
  於是大基調定下,媒體們也還真的如江炎預料的壹樣,順著“舔”的思路繼續報導,從“對手”,變成了“學習”,當然後面肯定也會跟壹句:希望星辰大海通過這次能有所收獲,為國產科幻帶來更多驚喜……
  就這麽的,在8月8號這天,江炎、基努、沃卓斯基兄弟以及眾多國內電影人、影評人齊聚魔都星辰影院旗艦店,包括那位嚷嚷著江炎拍點別的片子的老資格媒體人也被邀請來了。
  在經過簡單的開場儀式後,《月球》開始播放。
  ……
  片頭采用了蒙太奇式簡潔的手法,靠旁白和鏡頭切換,壹分半的時間就將故事背景介紹的壹清二楚:不遠的未來,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地球的汙染也越來越嚴重,壹家名為晨星工業的能源企業應運而生,公司致力於月球能源的開發,宇航員江隆便是公司派遣至月球的雇員,他已經在距離地球很遙遠的月球上生活了近3年的時間了,即將完成與晨星工業所簽訂的壹份為期3年的雇傭合同,而他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月球的地表開采月壤中的原始能源——氦-3。
  接下來伴著詭異的配音,以主角江隆正在運動的形象開始,節奏依然簡潔明快,鏡頭掃過月球基地的環境,展示了江隆的工作流程:出基地,開月球車去開采車上將采集好的壹罐氦-3取回基地並由飛船自動發射回地球。
  在這壹連串的場景中,絕大多數鏡頭都是特效完成。
  看著那月球表面、月球車、太空中的地球以及影片呈現出來的各種細節,在場的人,哪怕是最挑剔的影評人此刻也說不出壹句“粗制濫造”來。
  於是有很多頭壹次看《月球》的影評人就在那想了,那就是星辰大海也許和好萊塢真的有很大差距,但至少在這方面的特效上,星辰大海的確算是國內頂尖,同時也是和好萊塢技術最接近的企業了。
  所以媒體這些天在渲染的星辰大海和好萊塢之間的差距,這似乎確實有些過分。
  落後怎麽了,我們啥不落後啊,關鍵是妳得努力追趕,妳看現在星辰大海就很不錯嘛,這特效做的,好萊塢也就這個級別了,別說整個內地,就是全亞洲能找出第二家不?這還不滿意?
  而且據說這整部片子只用了不到壹千萬成本?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不是技術趕不趕得上的問題了,而是能不能普及的問題,畢竟技術便宜下來且質量有保證,這才是真的能造福整個行業嘛。
  不過大家也知道,這樣的想法不太實際,影片後面的部分也印證了這壹點,那就是並不是全篇都是特效。
  影評人們對此是微微失望的,但隨著劇情的發展,這點失望也早就被巨大的驚喜所取代了。
  接下來,影片用了比較長的時間來描繪江隆獨自在月球基地的日常生活以及他的心理狀態。
  主角孤身壹人工作,平時只與壹臺智能機器人為伴,近三年下來,這樣的工作節奏已經讓他有了自言自語的習慣,主角思念家鄉,深愛妻子和女兒,無處不是妻子的照片,閑暇時與他養的花聊天為樂,時而做做故鄉街道的模型,有時他會出現幻覺以至於將手燙傷,夢中也會時常夢到妻子。
  這壹連串的場景,無時無刻都在突出主角對家對親人的思念和對兩周後回家的渴望。
  與此同時,雖然兩周後就能回地球,但主角卻時常頭疼,做體能訓練的時候也開始力不從心,這也暗示著常年在放射性元素的環境中工作已患上絕癥這個事實。
  細心的觀眾壹定能察覺到,電影從壹開始就奠定了悲劇的基調。
  接下來的劇情發展也印證了這壹點。
  這天江隆和往常壹樣出工,結果遭遇了事故,整個人被困在了采礦車裏。
  這樣的情況要是不能自救,那基本預示著他要死了,因為整個月球只有他壹個人,沒人能來救他。
  結果當視線暗下後的下壹個鏡頭,卻是主角在基地裏蘇醒,這時候觀眾懵,主角也在懵。
  觀眾們察覺到了濃濃的懸疑味道,而主角也在隨後的時間裏察覺到了這壹點,並且很快,當他合理突破智能機器人的阻攔再次回到事故現場後,卻發現另壹個自己!
  至此,整部影片的立意便開始明了起來。
  “這肯定是克隆的!”
  “兩個都是自己,我的天,換做我可能得瘋。”
  “換我的話我可能會先殺掉另壹個。”
  壹時間,影廳裏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從壹開始的議論特效場面,到現在開始議論劇情走向,這無壹不在證明本片不是爛片。
  影評人們也是這麽想的,他們覺得,要是接下來的劇情不崩,那等出去後怎麽也得給這國產科幻片沈冤昭雪壹下。
  另壹邊,影廳內的電影人以及演藝人員們也是同樣興奮。
  因為影片接下來就是兩個江炎在演戲,這在演藝界來說自然是壹個很大的看點,那麽江炎會怎麽表現?
  很快,答案揭曉。
  醒來的江隆偶然聽到機器人與總部進行壹對壹的對話,而智能機器人小星看到江隆時迅速將對話切斷,加深了江隆對真相的懷疑。
  被救回的老江隆遇見壹個“新來的”自己,在經過壹段必然的抓狂和自我懷疑後雙方逐漸冷靜,接著兩人有了初次的交流。
  老江隆在爭執過程中說服新江隆相信了真相,他們是克隆人,而且已經是五號和六號。
  這也在智能機器人小星處得到了確認,他們確實是克隆人,且每三年激活壹個新的並進行記憶植入,而老江隆身體發生病變也不是什麽放射元素破壞身體,而是克隆身體本身就被設置了使用壽命,得知真相後的兩人陷入深深的絕望。
  至此,《月球》影片的科幻核心已經全部展開。
  嚴格來說,《月球》的克隆人腦洞在後世的人看來其實也就那樣,但架不住這是在信息傳遞相對還很閉塞的03年,好萊塢雖然早已有過克隆題材電影,比如97年的《克隆人》,但那片子不火,後來很火的大片《逃出克隆島》這個時候還沒出來,得到05年才有。
  所以克隆題材在這個時候算是相當新鮮,這也讓《月球》此刻展現出來的震撼感,其實並不亞於後來的人知曉《流浪地球》的腦洞。
  現場的影評人們,包括那位之前嚷嚷著江炎幹點正事的老媒體人,此刻也全都被影片的腦洞所吸引。
  而最關鍵的是,這個點子還是國人想的,於是看著這樣壹部節奏、畫面絲毫不遜色於好萊塢的片子,影廳裏的觀眾們便不由地升起壹股子自豪感,這是加分項!
  而對在場的演員、電影人等演藝界的觀眾們來說,《月球》目前為止給他們的震撼其實比其他人還要大壹些。
  原因自然是因為江炎那出色到變態的演技!
  壹個場景,壹人分飾兩角,兩個角色都是江隆本人,卻有著相似但又有著不同心態和性格,最關鍵的是這兩個江隆的演繹都是那麽地自然。
  看著這樣的表演,演員們是既羨慕又佩服,電影人們則是欣賞的同時心裏也滿是疑問:這到底咋拍的,這技術,看不出壹點破綻,牛啊!
  影片最後,老江隆和新江隆合作,老江隆犧牲了自己,讓新江隆成功回地球,而關於晨星工業的反人類陰謀也被公告全球。
  至此,影片結束。
  嘩啦啦啦。
  毫無意外,影院內響起了連綿的掌聲。
  隨後便是連連的議論聲。
  “江炎演的太好了,但有些地方我還沒看懂,要不我們明天再來看壹遍?”
  “行啊,我也這麽想的。”
  “壹千萬人民幣就能做到這個地步,我是沒想到的。”
  “媒體太沒下限了,我就覺得這片子比黑客帝國好看。”
  “也不是這麽說,各有各的好,我只是覺得江炎其實可以大膽壹些,這點成本做出來的科幻片不太夠看。”
  “江炎不都說了嘛,這片子就是試驗技術的,要是可以的話下壹次會上大場面。”
  “確實,江炎的星辰大海也不缺錢。”
  “是啊,現在連技術估計都不缺了。”
  “不知道下壹部科幻大片什麽時候拍。”
  “這好辦,要是壹會兒主持人點到我,我就直接問。”
  “我看行……”
  在現場眾人的議論間,江炎以及另外兩個個客串演員,妻子(余飛鴻),長大後的女兒(劉茜茜)上了臺。
  主持人緊接著就對觀眾們問道。
  “《月球》好不好看?”
  “好看!!”
  “江炎好帥!”
  “余飛鴻太美了!”
  “茜茜好漂亮……”
  壹陣歡呼之後,進入了采訪的環節。
  “江炎,《月球》是妳第三部主演的電影,但類型卻和前兩部有著極大的差別,能告訴我們有什麽特別的理由嗎?”
  “也沒什麽特別的理由,就是前段時間公司很忙,我自己也忙成了狗,恨不得變身孫猴子,拔下壹撮毛吹成幾百個自己幫忙幹活,這個想法壹出來後就有了這麽個點子,有了點子後,剛好又遇到疫情,所以索性就直接拍了。”
  哈哈哈……
  觀眾們大笑。
  大家對江炎那壹如既往幽默的說話方式感到很是親切,同時“忙成了狗”這句後世的流行語也在這樣的情況下,提前成了03年的流行語。
  “《月球》幾乎是您壹個人的獨角戲,我們都知道壹人分飾兩角的難度很大,您在演繹的時候有壓力嗎?”
  “沒壓力,因為有新技術支持,之後我會讓公司放出壹些拍攝花絮,妳們看了就知道了,我其實都是在和小綠人對戲。”
  這種炫耀技術的環節江炎肯定不會馬虎,科幻片嘛,不宣傳這個還宣傳啥。
  至於炫耀演技?這壹點他已經用不著炫了,這都成公認的了還炫個毛,韓三品說了,今年金雞他幾乎已經確定可以憑借《當男人戀愛時》入圍影帝,而現在《月球》出來,他入圍影帝的片子就成了兩部,所以這個時候不著痕跡說壹嘴就好。
  而且哪怕他現在自己說了演起來沒壓力,這在真正的行家眼裏真的會當真?
  傻子才信江炎的話嘞,真要那麽簡單,妳找別人來試試,估計新生代沒壹個能趕得上江炎的。
  比如觀眾席上胡歌的同學袁弘就問了:“真有那麽簡單?我怎麽感覺江炎在藏拙呢。”
  胡歌小聲回答:“其實小綠人就沒用過幾次,大部分時間都是江炎自己壹個人無實物表演的。”
  這話壹說,便讓胡歌身邊的同學們倒吸壹口涼氣,然後直呼好厲害。
  而胡歌的表情也更加神氣了,只是下壹秒他又想到壹會兒得大出血請同學們吃飯,以謝瞞了大家進星辰大海的罪過,胡歌這表情便又垮了下來……
  在壹些常規問題以及觀眾提問後,接下來主持人便把問題拋給了剛剛被邀請上臺的基努等人。
  而答案也是絲毫沒有意外。
  作為江炎朋友的幾個老外,都給《月球》打了高分。
  沃卓斯基兄弟倆表示,有機會的話希望能拍攝江炎的本子,冷面帥哥基努更是當著所有人的面,讓江炎壹定不要忘了好朋友,以後讓他來做壹次江炎的主角。
  這種話在江炎看來,商業互吹其實只是占壹小部分,更多的是朋友間的欣賞以及對各自才華的認可。
  而對觀眾以及影評人們來說其實也差不多。
  因為《月球》的質量就擺在那裏,沒看過之前,大家會覺得這幾個老外這麽誇可能是收了錢了,但現在看過之後,這幾個老外要是不說好話,估計不少人得罵他們眼瞎!
  於是現在,來自好萊塢的大咖們都說好,而且還表現出了出乎意料的強烈的合作意願,這壹下,國內媒體人估計接下來很快就要高朝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
  在之後的日子裏,“黑客帝國導演尋求合作”“基努裏維斯的偶像”“江炎的海外影響力”等各種話題成為了當下最熱。
  大環境也確實是如此,尤其是對科幻片來說,老外說好,那才叫真的好。
  於是在各種媒體的吆喝下,越來越多嘗鮮的人走進了影院。
  而頂著“國產第壹部科幻大片”“第壹部好萊塢水準國產科幻片”“江炎壹人分飾兩角上演極致孤獨”等各種贊美的《月球》也開始了票房正式飄紅。
  到了8月16日,《月球》上映兩周,票房已然超過4600萬。
  這個數字和別的題材的電影相比顯然不太夠看。
  但對國產科幻來說已然是壹個難以超越的高度。
  甚至和同期的《黑客帝國2》相比,《月球》在票房方面也只落後了800萬不到,而且這還是《黑客帝國2》提前了5天上映的結果。
  和飄紅票房相伴的,就是各種對《月球》的高分評價。
  豆瓣評價,8.8分。
  這個分數未來可能會下降許多,但起碼現在證明,這又是星辰大海的壹大佳作,也是國產科幻的壹大裏程碑。
  也是因此,在《月球》出來後,未來的電影人也把03年定義為了國產科幻大片的元年。
  用當下媒體人的話來說就是,星辰大海的《月球》,為國產科幻踢開了壹扇門,所有影迷都期待著星辰大海的下壹部真正的科幻大片。
  而對“下壹部星辰大海真正的科幻大片什麽時候面世”這個當下影迷們最關心的問題。
  各家媒體也在采訪了江炎後,在各自的相關版面上附上了江炎的原話:
  “火星比月球還是要遠壹些的,所以大家別急,現在飛船已經開動了,預計最快明年抵達目的地。”
  這信息量爆表的壹句話,壹下子便讓所有影迷、科幻迷以及江炎粉乃至電影人們全體激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